-
翟树岩采访时遭遇车祸去世
这位从事媒体工作40年、年近六旬的老记者,当时在四川采...
-
90后雷浪生毕业成千万富翁
记者黄亮,通讯员陆璐明、张殷婷报道:广州“90后”大学...
-
腾讯创始人陈一丹卸任CAO
本周三(3月20日),腾讯发布消息称,核心创始人陈一丹...
邓崎琳:钢铁行业仍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来源:新华网湖北频道 作者:李鹏翔 2013-03-25 09:58:00
武钢拥有9个海外权益矿项目
新华网:近几年来,武钢“走出去”战略引起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产生了积极影响。请邓总给我们介绍一下武钢海外矿石资源开发情况、国际贸易情况,以及“走出去”的经验与体会。
邓崎琳: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大国,产能达到9亿吨,占世界钢铁产能的60%强,但中国又是铁矿石资源贫乏的国家。上游资源长期受制于人,不仅影响着国家经济安全,也严重制约企业利润。三大矿石巨头垄断矿石市场,把控价格,钢铁生产经营效益严重挤压,逼着我们走出去。“走出去”既符合国家战略发展要求,也是武钢自身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武钢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上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
首先是“走出去”掌控资源。从2005年以来,我们先后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利比里亚、巴西、马达加斯加等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9个海外权益矿项目,海外矿石资源储量达到几百亿吨。目前,这些海外权益矿的开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武钢海外权益矿2011年运回了220万吨,去年是780万吨,今年有望达到1500万吨,几乎是成倍增长,正逐步缓解武钢矿石成本的压力。
其次是“走出去”开发市场。作为世界500强企业,武钢的产品必须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目前,武钢在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4家海外公司和办事机构,把武钢的钢材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同时,武钢积极探索“走出去”开发钢铁产品下游产业链。2012年9月30日,武钢与全球知名的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签订协议,收购其旗下汽车激光拼焊集团在美洲、欧洲7个国家的14家工厂。这标志着武钢国际化战略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从钢铁上游原料向下游深加工的转变。
第三,“走出去”树立中国企业形象。武钢在海外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也积极帮助矿产资源所在国家和地区修建公路、医院、学校、电站等基础和市政设施。例如我们为利比里亚修建的双向2车道柏油公路已经成为利比里亚全国最好的公路。利比里亚邦矿的属地工人超过200人,占当地居民的1/10,工人的收入也远远超过当地公务员的收入。当地职工家属享受免费医疗,子女可以免费上学。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