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新型弹弓伤人害鸟堪比枪械 “都市猎人”行走江湖何人能管?

来源:新华网   作者:   2014-02-17 08:45:00

关键词:弹弓族 行走江湖 枪械 弓友 QQ群

在江西南昌市花鸟市场的一个摊位上售卖的骷髅头造型的弹弓(2月14日,手机拍摄)。在江西南昌市花鸟市场的一个摊位上,各种样式的弹弓与户外用具、玩具摆件等货品一同出售(2月14日,手机拍摄)。

  在江西南昌市花鸟市场的一个摊位上售卖的骷髅头造型的弹弓(2月14日,手机拍摄)。新华社发(陈子夏 摄)

  新华网南昌2月16日电(记者温美良)如果你还认为弹弓是小朋友的玩具,那你就OUT了!现代都市“弹弓族”玩的可不同于你小时候的树杈弓和竹片弓,它们具有精美的外观和科学的设计,精准度可以百步穿杨,杀伤力堪比枪械。

  作为一项休闲娱乐的射击运动,弹弓的确承载了许多70后、80后童年时的美好回忆。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如今部分“弹弓族”以竞技为名,干的都是些危害他人人身财产安全、残害鸟类等小动物的不法行为,令人不齿。然而,对这些明显违法的行为,却似乎无人能管。

  “弹弓族”伤害事件频发,小钢珠令人惊悚

  家住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的程女士前不久有过一次惊悚的经历。程女士告诉记者,她家的房子临江,楼下是片百余米宽的绿化带,平时经常在阳台洗晒衣物。前不久的一个夜晚,程女士正在晾晒衣物的时候,阳台上一块玻璃突然被人击碎,巨大的响声吓得她当时就瘫在地上。

  “当时以为是有人朝我们开枪,吓得家人那几天出门都小心翼翼的。”程女士说,后来民警在她家发现一枚小钢珠,经过技术鉴定,确定为弹弓发射,估计是有人用弹弓打鸟,误打了她家玻璃。

  其实,遭受弹弓“袭击”的不光是程女士一家。记者在红谷滩新区赣江沿岸观察走访发现,不少单位的玻璃幕墙和住宅小区的门窗玻璃被人为击碎,就连南昌市委、市政府大楼也未能幸免。

  “光去年我们单位就被人打破了七八块双层玻璃,花两万多元更换。”面对记者采访,红谷滩新区沿赣江边的一家单位负责人显得很无奈,“有一次玻璃被打碎时,我们亲眼看见楼下有一个人拿着弹弓在打鸟,可是等我们追下去的时候,人早跑得无影无踪了。”

  说起弹弓,南昌市天香园管理员熊贤茂也很气愤。熊贤茂告诉记者,天香园每年有20多万只的候鸟飞来越冬,为了保护候鸟,园子周围都建了围墙,每天定时有人值班巡逻。即便这样,还是有人翻墙进去偷猎,每年都有成千上万只鸟儿死在弹弓之下。

  在全国范围,弹弓伤人伤鸟的事件近日也是频频曝光:大客车在重庆黔江疑遭枪击,实为两顽童弹弓射击所致;青岛海鸥折翼再难治愈,医生称或是弹弓打伤;贵州12岁女孩被弟弟弹弓打中眼睛。

  “弹弓族”的江湖:谁的猎物多谁是“英雄”

  “早上好!昨晚收获如何?”小李是南昌市一家公司的职员,每天早上上班的第一件事,便是在电脑前和“弓友”们交流头一天晚上的战果——打了多少只斑鸠麻雀、野鸡野兔等。

  其实在许多城市里,都有一群这样的“都市猎人”,他们在工作日里是穿着各种制服的“上班族”,一到晚上或者周末,他们又变身为装备精良的猎人。要成为一名“弹弓族”只需拥有一把弹弓。记者在南昌市洪城大市场、千花伴花鸟市场等地发现,不少商家都在售卖弹弓及钢珠,弹弓有上百种材质及品牌,价格便宜的仅需几十元。

  在QQ群搜索中输入“弹弓”,记者发现,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弹弓竞技群”。为了进一步了解“弹弓族”,记者以“弓友”的名义加入几个弹弓群,小李便是记者在群内认识的一名“弓友”。

  小李告诉记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扛一把气枪到处打鸟是当时最酷的休闲方式。禁枪以后,弹弓逐渐流行起来。经过改进,现代弹弓不仅拥有精美的外观和科学的设计,配上专业的激光瞄准仪,精准度可以百步穿杨,杀伤力堪比枪械。

  “现在不少玩弹弓的人都是青年白领,他们有自己的QQ群,有的还成立社团。之前南昌有一个叫‘江西弓社’的社团,他们通过自愿筹钱的方式租了房子,成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交流练习打弹弓。”小李说。

  记者粗略统计,光南昌加入弹弓QQ群就有上千人之多。在群里面,“弓友”们聊的最多就是炫耀入手的新款弹弓、交流弹弓的技法心得以及晒晒夜猎的成果。小李向记者透露,“弓友”一般晚上出动,常去艾溪湖、瑶湖、天香园等鸟多的地方,有时候一通宵可以打到一麻袋的鸟儿,一般都是些麻雀斑鸠喜鹊等,走远点还可以打到野鸡野兔、大雁等。

  “大部分‘弓友’都有打鸟的习惯,他们打鸟并不是为了吃,而是检验自己的弹弓技法,在我们圈子里,只有那些下(打)鸟又狠又准的人才算是大伙心目中真正的英雄。”小李说。

初审编辑:张元亮
责任编辑:李鸿杰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