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子全身长指甲 全球稀奇罕怪病
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现象,叫做双阴道双宫颈双子宫现象,...
-
男童落入热水桶离世 心疼之余盘
经过了8天多的治疗,男童落入热水桶离世,2岁男孩京京就...
-
崔永元与教授对骂因赵本山二人
近日,清华教授 肖鹰批评赵本山的二人转是低俗秀,因赵...
楼市回暖难改销售疲软 房企恐交三年来最差成绩单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赵燕华 2014-11-18 08:36:00
■第三波救市潮:上海调整普通住房标准“含蓄”救市,沈阳、江西、山东、安徽购房有补贴 ■多数房企恐难完成年度销售目标,专家称最后两月或迎促销潮,可能是年内买房最佳时期
■第三波救市潮:上海调整普通住房标准“含蓄”救市,沈阳、江西、山东、安徽购房有补贴
■多数房企恐难完成年度销售目标,专家称最后两月或迎促销潮,可能是年内买房最佳时期
羊城晚报记者 赵燕华
尽管限购和限贷等调控政策陆续松绑,楼市呈回暖迹象,不过,仅靠年末3个月的效果释放难改整年的销售疲软大势。而近期房企公布的数据显示,相当一部分企业距离年初制定的销售目标相距甚远,不少已基本肯定完成无望,房企恐交三年来最差成绩单。
仅7家房企完成80%销售目标
据目前已公布业绩的30多家房地产企业中,仅有7家完成了全年目标的八成,而多数企业的业绩仅超过六七成。按照行业规律,房企销售上下半年比重一般在四六开,前10月至少完成全年的85%。
数据显示,2013年前10个月的销售目标完成率平均值达到88.3%,而2014年此数据仅为74.2%。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没有一家企业提前完成2014年度销售目标。业内人士对比往年业绩指出,市场暗淡不振,对房企全年的销售去化造成了很大压力,而除去手握八成销售额的企业外,其余房企任务达标面临压力,余下两月的冲刺任务尤为紧迫,未来以价换量以完成业绩的情况将更为明显,否则等待它们的将是三年来最差的成绩单。考虑到前三季度已经奠定的销售压力,很多企业仅靠最后两月,恐难完成销售目标。
另一方面,Wind数据显示,沪深A股142家上市房企三季度库存额达2.31万亿元,环比增长5%,同比增长21.5%。从绝对库存总额看,“招保万金”依然库存量最大,分别达到3512亿、2750亿、943.5亿和862亿元,合计达到了8068亿元,占全市场的35%。首开股份、华夏幸福、金科股份、金融街、中南建设、荣盛发展六家企业的库存总额在500亿元以上。
上海“含蓄”救市
在央行信贷新政实施后,地方政府再次掀起一轮刺激楼市的政策潮。15日,沈阳推出了16项房产新政,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要数购房补贴政策:90平方米以下的给予30元每平方米的补贴,90到144平方米的补贴50元每平方米,144平方米以上的补贴150元每平方米。此前,包括江西、山东、安徽在内的多个地方也都出台了买房补贴税费的政策。
值得关注的是,一线城市上海也开始“含蓄救市”了。11月13日下午,上海市的普通住房标准终于调整了。上海房管局网站公布信息称,经市政府同意,自2014年11月20日起执行新的普通住房新标准。而与2012年的标准相比,内环线以内的价格上升了120万元,内环线与外环线之间的上升了110万元,外环线以外的上升了70万元/套。
业内观点认为,在今年限购政策无法放开的背景下,上海为了加快去库存的速度,会积极采取各类措施,进而提振楼市。此类政策能够带来11-12月上海住房市场继续回暖,进而缓解房企的资金压力。对于目前这样一个标准的调整,也和上海的居住条件基本吻合,使得更多房源可以参与到央行救市政策下的“庇护”中。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楼市已经进入到今年以来第三波救市刺激热潮。预计第四季度,一二线城市成交量将继续攀升。不过,方圆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邓浩志表示,购房税费补贴并不会改变市场供求关系,只会在某种程度上减轻购房者的负担,所以,第三轮刺激的效果应该没有第一第二轮的大。
最后两月或迎促销潮
业界预测,由于大多数品牌开发商业绩完成率并未达到预期目标,面对年度销售业绩指标的压力,预计接下来的两个月上市房企促销走货的力度不会减弱。
在刚刚过去的“双11”,房地产企业也罕见地加入到了大促销的行列,包括万科、方兴、远洋、碧桂园等多家房企也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启了房地产的电商促销模式,推出了特价房、房产众筹等多种线上线下结合的促销活动提振销售。其中,方兴地产联动全国11城22盘,24小时成交42亿元,不仅交出了一份十分亮眼的成绩单,更为地产界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营销模式。
业内普遍认为,目前市场回暖的迹象已经出现,房企纷纷祭出以价换量策略以及营销新招,在房价调整的趋势下,四季度被认为是年内较好的购房窗口期。编辑:邬嘉宏
相关阅读
聚焦应用中心新浪公益新浪游戏互动活动热点推荐
责任编辑:梁建国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