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孝感一寺庙为保时捷开光
2014年8月6日,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心虔寺(原云台山寺)...
-
国际局势动荡 导致金价反弹
金价反弹,国际局势动荡避险工具黄金价格上涨。和平永远...
-
北京“最牛违建”基本拆完 一建
近日将请城管部门验收 历时近一年的北京紫竹院路人济...
鲁甸地震救援: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援同时展开
来源:健康报 作者: 2014-08-12 08:26:00
“穿着防护服、戴着严实的口罩、背着沉重的喷雾器,沿街喷洒药物,在垃圾堆、厕所及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附近多喷几次。”这是灾区卫生防疫留给大多数人的印象。8月9日,记者在鲁甸县龙头山镇龙泉中学专访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赵世文时了解到,卫生防疫科学技术含量、专业化程度极高,远非喷洒药物那么简单。
装备高科技 指挥四统一
赵世文介绍,此次震后,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援几乎同时展开。8月3日晚10时,云南省疾控中心所属的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队,从昆明开赴鲁甸县。这支应急队有13名专家,分别是流行病与传染病控制、饮用水、环境卫生、消毒杀虫等方面的专家。应急队有11台专业化车辆,载有大量高科技设备,包括P2+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车、消杀车、采样车、突前指挥车、综合保障车、水电油车等。
4日凌晨4时50分,应急队到达鲁甸县疾控中心,以这里为基地,建立了地震灾后卫生防疫总指挥部。中国疾控中心、省级疾控机构、省地方病防治所、省健教所、县(市、区)疾控系统的人员很快就到了鲁甸县,再加上部队人员,截至8月8日10时,灾区共有各级各类卫生防疫人员420人。赵世文说,地震灾后卫生防疫总指挥部明确了指挥、方案、行动、信息四个统一,以确保不同队伍齐心协力。
评估走在前 村庄全覆盖
云南省疾控中心国家应急队专家组8月4日到达后,首先开展的是灾区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结合鲁甸、会泽、巧家3个受灾县整体卫生防疫工作、往年灾情、气候特点、自然条件以及免疫规划冷链系统,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受损情况对公共卫生的影响,提出了传染病和疾病预防对策、饮用水监测区域、水源调查、消毒杀虫区域等。这个风险评估报告是灾区卫生防疫工作指南,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截至8月7日,鲁甸县受灾较重的龙头山、火德红2个乡镇的所有村庄已实现专业防疫人员驻点防控全覆盖,每个行政村有5名~6名防疫人员驻点开展防控工作。驻点防疫人员的主要工作任务是:症状监测、疑似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饮用水及病人标本采样、消杀和健康教育等。
8月4日,好几个村庄路是断的,部队没有进去,防疫人员扛着消杀物资往里走。刚开始一个村一个人,到7日,火德红镇已增至每个村至少2人,龙头山镇每个村至少5人。
业务要恢复 水安全要保证
张世文介绍,灾后第五天,龙头山镇政府所在龙泉村恢复了接种工作,鲁甸县疾控中心援助了2台冰箱,确保疫苗安全。接种工作恢复当天就有人来接种狂犬疫苗。“到8月13日,要争取全面恢复免疫规划。”
“儿童免疫规划是个连续过程,早一天恢复,对疾病预防意义重大。昆明生物所捐赠的30台冰箱已经到达,一定要想尽办法把冰箱和疫苗送下去。还没有通电的村庄,就得靠村医背着冷藏包。”
8月7日,龙头山镇恢复了传染病网络直报的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刚开始几天用手机报告,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驰援了一批笔记本电脑,使我们恢复了网络直报。”
与此同时,灾区还恢复了传染病症状监测。由村医、当地驻点防疫队员对每个家庭、集中安置点的每一顶帐篷挨个排查、询问。
山区村民饮水主要是山泉水、自打井、自蓄水等,地震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会污染水源。防疫队员迅速进入灾区摸排水源受损、污染情况,及时采集水样进行检测,判断到底可不可以饮用。龙头山镇灾后迅速新建了一个集中供水点,经检测只能作为生活用水,不能作为饮用水。防疫员要走家入户告诉群众,没有污染的水要煮沸后饮用;污染了的水要消毒,且不能饮用。
赵世文说,灾区还在科学有序地开展消毒杀虫、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爱国卫生运动等工作。特别是家畜尸体,会产生大量微生物、寄生虫,隐患很大,卫生防疫部门联合农牧、畜牧部门、部队防化团将其挖出来,进行科学无害化处理。
赵世文说,下一步,灾区防疫工作集中在4个方面。一是尽快在集中安置点做到“三个有”,即有临时厕所、临时垃圾桶和管道式清洁供水系统。二是对灾区不合格饮用水进行严格管控,防止直接饮用后导致群体性腹泻和肠道传染病的发生。三是食品安全监督,重点是灾区集中式供餐的监管,防止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四是在灾区适时开展甲肝疫苗、麻腮风疫苗应急免疫,建立灾区免疫屏障,有效控制免疫针对疾病的流行。
责任编辑:刘彦芬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