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江苏武进区政府算民生大帐 拒售墓室给“大老板”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林 培   2013-04-01 10:22:00

  为避免老板与老百姓争平价墓,武进区政府——

  “几千万钞票送上门也不要”

  昨天,建在地下6米的常州武进区淹西陵园,祭扫的人群络绎不绝。

  “区里死脑筋一个,送上门的几千万钞票不晓得要。”漫步356米长、8米宽的陵园地下长廊,陵园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金生,毫不隐讳向记者发牢骚。

  地下面积40亩的淹西陵园,是“全国首座和最大的人防平战结合骨灰壁葬陵园”,拥有22个骨灰盒存放区,每个存放区分隔成27个相对封闭的“存放座”,每个“存放座”的骨灰墙,能摆放250到350只骨灰盒。

  “全陵至少能放15万只骨灰盒,现在才放4.6万只,不足三分之一。如果拿出10个座,也就二三千只壁穴,高价卖给大老板做家族祭祀祠堂,虽然每个‘存放座’只放十几个,甚至几个骨灰盒,但一次性能回笼资金二三千万元。你们坐办公室的,就是不算经济账。”黄金生边介绍,边把怨气撒到区民防局长张卫星身上。

  “单算经济账,老黄没错,可政府要算民生大账。”见记者听得一头雾水,张卫星忙接过话茬,细说原委。

  淹西陵园原是区人防地下物资库。2008年经区政府批准,由区民防局、民政局投资8500万元建设而成。15万只壁穴,一部分用于城镇拆迁中“骨灰堂”的免费安置,一部分则按区物价局核定的每穴4000元成本价,向市民出售,销售资金统一回笼财政。而陵园的日常管理维护,财政不养,实行市场化外包。

  前年老黄的公司中标,运营收入主要靠三项:销售“成本穴”15%的提成,即每卖4000元一穴,区财政得3400元,返还老黄公司600元;每只“成本穴”50元的年管理费;殡仪用品销售。

  “老百姓以前不大认壁葬,这几年市场墓价飞涨,我们坚持不涨,销售才好转。可公司二十几号人,又实行一对一的贵宾服务,运行成本高、不赚钱啊。”老黄乘机哭穷。

  正说着,手机响了。没听几句,老黄就气急败坏吼起来:“不卖!300万元也不卖!区里不让卖!”

  老黄狠狠揿断电话,愤愤道:“这个把月,十几个老板找上门来,起步价就是200万元,要买一个‘存放座’,把家族故人的骨灰集中起来供放。一个‘存放座’按300壁穴计算,公司一个销售员一年还不一定能卖完,卖完了也就120万元。要是老板一次买断呢?不仅减少销售成本,至少还能增值80万元以上。这增值部分又不归我,还不是你财政的?死心眼,卖谁不是卖?”

  张卫星拍着老黄肩膀,笑着说:“气话照说,但违反原则的事坚决别做。”一句话,把老黄也逗乐了。

  张卫星接着正色说道,上周,他同区民政局长邹建中专门就此事请示区长臧建中,臧区长一听就急了,“就是出价再高,平价壁穴也不能老板家族化”。理由有三条:“政府要着眼长远,为城镇化中拆迁的‘骨灰堂’,预留足免费安置空间;全区每年有7000人自然死亡,针对群众‘死不起’的呼声,政府有责任开发并储备平价墓穴,防止‘死得贵’;企业家实力雄厚,有更多的墓葬选择,不应与民争平价墓。”

  “卖10个骨灰‘存放座’,占地不过200多平方米,不过占陵园总面积六十分之一,可转眼就是二三千万元的净收入。这个账你会算,区长就不会算?你差钱,政府那么大的摊子不是更差钱?可政府为何不赚老板的‘买墓钱’,你想过吗?”老黄被张卫星问得一时语塞。

  半晌,老黄一扬脖子,朗声道,“懂啦!地上活人、地下葬人,都是政府的民生大事嘛。”

  “对头!”见老黄思想转过弯来,大伙相视而笑。 (记者 林 培)

徐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