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假面膜流入中国 惊悚毁容照
韩国假面膜流入中国,引起大量爱做美容的女生惊慌。微信...
-
传官二代打死大学生真相曝光 凶
【传官二代打死大学生】网传湖南大学生被官二代打死的网...
-
今年除夕只算调休而非法定节假
下周三就是除夕夜了,和前几年相比,今年除夕的加班工资...
经销商:电商突围绕不开的对手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蓝朝晖 2015-02-11 07:59:00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发生了巨大变化,网上购车也逐渐兴起。据了解,去年底,不少汽车品牌经销商纷纷采取行动来维护自身利益,宝马、奥迪、奔驰、雷诺等汽车经销商集体向厂家争取补贴。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发生了巨大变化,网上购车也逐渐兴起。与此同时,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几乎所有的车企都在寻求新的发展出路,特别是在汽车销售领域。因此,汽车之家副总裁马刚断言,在今后的汽车市场中,汽车电商将会逐渐壮大,甚至不久后将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途径。不过,在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副总经理颜景辉看来,虽然电商平台具备低成本优势,提高了产品价格的竞争力,但是要实现真正的汽车电商,需要走的路还很长,更需要解决和经销商的关系等很多问题。
七成经销商亏损
去年“双11”期间,天猫、汽车之家、易车等电商平台公布的销售数字,单日的销量已超过国内部分经销商集团一年的销量。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则显示,2010年前有七成经销商盈利,到2014年仅三成经销商盈利,41.48%的经销商利润在±5%之间,9.87%的经销商严重亏损,仅20%的经销商对2014年的业绩满意。
全国乘用车市场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随着电商的发展,导致汽车产业的整体盈利能力都出现了问题。而最先触及的当属经销商的利益,这导致经销商在去年盈利开始出现下滑后,各品牌经销商纷纷向厂家讨要补贴。
由于销售推广成本高、人工成本高、地租高,目前4S实体店的模式在业内遭到了质疑。不过,由于4S实体店经销模式已根深蒂固,主机厂为了扩大销量,在全国范围内铺设了庞大的经销商网络,这也意味着主机厂和经销商是捆绑在一起的利益共同体。
据了解,去年底,不少汽车品牌经销商纷纷采取行动来维护自身利益,宝马、奥迪、奔驰、雷诺等汽车经销商集体向厂家争取补贴。经过一段时间的僵持之后,宝马最终同意支付给经销商51亿元返点补贴。紧随其后,奥迪、奔驰等厂家也纷纷主动补贴经销商。一汽丰田上月初表示,在2014年已经支付经销商销售折让和奖励33亿元。
在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看来,目前厂家无法抛开经销商单独设立网销网络。“因为抛开现有经销商网络,厂家还需要额外投入大笔资金建设仓储和售后中心,同时还要招募人才来运转这一中心,这些资金成本和人力成本不是哪一个品牌愿意独立承受的。”
寻求合作共赢新模式
面对电商平台对销售的冲击,经销商集团开始寻求与电商合作,力求实现共赢。数据显示,汽车之家来自经销商层面的营收已占其全部营收的一半以上,且增速颇高。数据显示,汽车之家2014年三季度经销商订阅服务营收为人民币1.594亿元,与上年同期的人民币9000万元相比增长了77.2%。该部分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付费经销商数量同比增长64.5%。
马刚认为,“汽车电商领域不会复制其他领域电商惨烈的价格战,因为谁也赔不起。如果想单纯用价格抢占汽车电商市场,不会有企业涉足”。在马刚看来,按照互联网思维,通过信息化的自动处理来解决问题,而销售环节最容易触及,因此做汽车电商就要做4S店不太擅长的事,不然只能是经销商销售的一种辅助手段。
据悉,目前汽车电商充其量是在试水的一种新营销手段,甚至是被用做吸引大众眼球的营销策略噱头。贾新光认为,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汽车电商难以撼动传统的销售渠道和服务网络,传统4S店的主流地位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动摇和改变,网上售车的方式只是配角似的有益补充手段。
值得关注的是,如今已有很多经销商集团展开汽车电商平台的搭建与运营,如庞大汽车电子商城、正通汽车网、永达汽车网等,电商作为催化剂,已经催动了汽车经销商领域变革的开展。“过去经销商仅仅借电商平台集客的思维可以摒弃了,但不代表电商平台一无是处,它带来的将是一种全新的消费模式,也将教会经销商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借助网络,经销商可以进行以往购车流程的网上再造,将购车、服务等线上线下深度整合。”贾新光表示,通过电商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已成为部分经销商集团不可回避的发展思路。
(记者 蓝朝晖)
责任编辑:梁建国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