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聊城新闻

省级非遗系列(五):绝无双·东昌轩澄浆玉泥技艺(2)

来源:大众网聊城   作者:牟景起   2013-06-10 08:58:00

    申遗:曾失败落选

2008年,东昌轩澄浆玉泥技艺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当年即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却意外落选了。

当时主要是因为准备材料不足吧!申报省级非遗蛮困难的,材料要充足,证据还要确凿,还要有各种技巧。之后国家非遗、省非遗领导人来到我家看到我做的澄泥,认为这个东西完全有资格评选省非遗,就指导我,我就有了经验。通过大量的搜集资料,最终申报省级非遗成功。

郭先生告诉记者,在去年进行公示的时候,东昌轩澄浆玉泥技艺排在了第一位。

我也不知道按照什么标准排的,感觉国家现在越来越重视非遗文化这块了,我感到很欣慰。

    成就:获中外名家一致好评

 郭太星的作品风格由以往的繁复逐渐转变为简洁、朴素、大气,形式儒雅,线条自然,不夸张低俗,砚器上常有简单的书画砚铭,更加强了精练文人艺术气息。如今,他注册的“东昌轩”澄浆玉泥文化艺术品已在上海、南京等南方城市赢得了市场和声誉。

2008101日,参展山东省文博会,澄浆玉泥砚器作品获得一等奖;2009922日开幕的第七届中国(济南)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上,制作的碧山凌云图盆景获得一等奖;20112月应日本书画界邀请在市文化局的带领下在日本京都美术馆举办个人砚器、绘画作品展,同时与日本皇室砚器大师进行技艺交流,其制作的澄泥砚以发墨粘、绵、均、润等特点,受到日本书画界朋友的一致好评。

“感觉国内外喜好我们这行的还是蛮多的,非常感谢他们对于东昌澄泥的喜爱,我感觉举办这些展览,更多地是对我们东昌文化的宣扬,对聊城的宣传。

通过举办系列的作品展,郭太星的澄泥享誉海内外,他和他的澄泥也受到了诸多名家的赞誉。

聊城籍当代中国著名漫画大师年近八旬高龄的韩羽先生对东昌轩墨洗、茶叶罐等澄浆玉泥艺术品爱不释手,欣然提笔写下了“南紫北澄”四个大字。92岁中国山水画大师孙大石收藏其作品后为其题写了《东昌轩》牌匾;书法大师欧阳中石、国画大师李苦禅之子李航、中国书协副主席邵秉仁、国画家孙墨龙、张登堂,军旅书画家李来柱、韩静霆,山东工艺美院党委书记、书法家于茂阳、书画家金增友等均收藏其作品,并对澄浆玉泥砚器的质地,简洁的艺术赞不绝口,纷纷题诗作画,堪称艺坛佳话。

    未来:计划建文化园建培训基地培养接班人

在取得一系列的成就后,如今郭太星又有了新的目标,就是建立文化园,继续发扬东昌轩澄浆玉泥技艺。

不光东昌澄泥,我个人还收藏了很多名家字画,如果需要,我愿意随时贡献出来,也是为我国的文化保留做出贡献。目前,文化园还在积极和市文化局等领导协商,当前工作在我们郭庄先找好地方,争取尽快建成吧!

关于东昌轩澄浆玉泥技艺的传承问题,郭太星告诉记者,希望建立青少年素质培训基地寻找并培养接班人。

现在这个东西没多少人愿意学,一是很复杂,二是来钱慢。我倒是想着力培养我儿子,但是儿子现在还在上学,只能在业余时间简单教教他。我目前就是想找我们道口铺周边学校的学生,建个培训基地,寻找合适人选并免费教授技艺,学这个东西重点还是在兴趣。郭太星说。

    附:郭太星联系方式

    手机:13706351530

张元亮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