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聊城社会

聊城高唐县三步曲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来源:齐鲁网   作者:   2014-03-18 08:40:00

关键词:高唐县 农技推广 推广技术 农民专业合作社 尹集镇

高唐县推行农业技术服务的军事化管理,组建接地气的调研团队,从农民的角度出发进行培训,对培训和推广工作及时总结。为抓好农业服务,高唐县从调研备战入手,组建了一支接地气的调研团队,讲究技术推广的方法和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农机推广 技术服务 高唐县

  [提要]如何发挥新形势下农业科技人员的服务作用,打破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制约瓶颈?高唐县推行农业技术服务的军事化管理,组建接地气的调研团队,从农民的角度出发进行培训,对培训和推广工作及...

  齐鲁网3月17日讯(高唐台陈洪春 金延莉)如何发挥新形势下农业科技人员的服务作用,打破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制约瓶颈?高唐县推行农业技术服务的军事化管理,组建接地气的调研团队,从农民的角度出发进行培训,对培训和推广工作及时总结。

  战前“调研备战”

  为抓好农业服务,高唐县从调研备战入手,组建了一支接地气的调研团队,讲究技术推广的方法和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高唐农业部门组建了一支由15名农业技术、农村经济等科站人员组成的专业、接地气的调研团队,分组活动在生产一线,由其提出每年群众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归纳总结后,上报县农业专家组,然后由专家组通过县里的推广人员将对策提供给农民。

  在农民培训中,农机推广员选择好受众群体。根据推广技术的差异,在实际运作中选择不同的受众群体,做到因村而异、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为了使技术推广更易于被农民接受,在实际工作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巡访、讲座、远程教育、大众媒体等手段,进行推广。若遇到专门问题还要举行小组讨论、乡镇级会议、县级会议解决,建立一种完全从农民角度出发的“自下而上”而非“自上而下”的推广理念。

  今年以来,开展各类调研30多次,对该县姜店、尹集、硫寺9个镇128个村的村支书及30多个村的600多农民群众进行了分类调研;对高唐县绿色佳园合作社、高唐县彩虹蔬菜育种合作社、高唐紫霞中药材种植合作社、高唐县立英农业种植合作社等38个合作社,及梁村种粮大户范伟来、姜店镇种粮大户郭延涛等12个种粮大户进行了专题调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战时“重兵突击”

  “3月5日-25日由副局长杜立芝带领3名技术人员在梁村、尹集进行讲解小麦春管理技术;总农艺师孙利昌带领4名技术在杨屯、赵寨子、姜店等高产创建示范区内进行培训;高级农艺师王洪峰带领3名技术人员在清平镇、三十里铺镇等开展培训……”在党组会上,高唐县农业局局长鞠之民在安排春季科技下乡的各项具体工作。

  春耕时节,全局50多名技术人员分成了6个组,全天候的指导在田间地头。农忙季节,派出全部的技术力量,帮助群众开展春耕、春管、春种,下大气力为农民服务,成为今年服务新重点。同时在服务方式上也实现了创新:在服务对象上,由原来的一家一户为主转为以全县4000多农机手、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科技示范户和承包大户为主,充分发挥他们的桥梁纽带和辐射带动作用。在服务内容上,由原来的以粮棉油生产为主转为以粮、棉、油、瓜、果、菜、菌等多种经营为主。在服务目标上,由原来的追求产量最大化转为追求效益最大化,通过调整结构,提高品质,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在方式方法上,由原来的以印发技术资料、开展经营服务为主转为搞承包、办样板、抓培训,服务于农业结构调整,服务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战后“总结创新”

  “随着我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兴起,中药材、特色蔬菜、食用菌等各类特色经济越来越多,但作为县农业技术人员相应知识了解的少、掌握的少,更谈不上进行指导了……”在交流会上,高唐县农业局合作经济办负责人谈农业服务中体现的不足及建议。

  “大部分技术人员,主要精力用在小麦、玉米、花生、棉花等大田作物上,保护地蔬菜、露地蔬菜等相关知识,了解掌握较少……”在尹集镇调研的负责同志说。

  开展技术培训后及时进行总结、创新,这成为了高唐县农业科技推广中的必修课,成为了提升服务质量、提升业务人员自身素质的催化剂。每周一或周五下午,该县农业局专门召开技术交流会,技术人员找不足、比业务、比能力成为正常工作交流。目前,这种交流会已经召开20多次,形成各类专业总结报告50多篇。

  “在农业技术培训过程中,技术人员培训的内容需要和实践相结合,引起群众的共鸣和兴趣,受群众的欢迎和接受,我们的服务才能做的更长更远!”高唐县农业局副局长杜立芝在谈到农业技术推广时说。

初审编辑:张元亮
责任编辑:李鸿杰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