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太原规定新建商品住房价格增幅上限应低于11%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作者:张磊   2013-04-02 07:58:00

  太原公布今年房价控制目标

  本报4月1日讯(记者 张磊 实习生 李佳) 今日,太原市房管局发布了《2013年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的公告,制定出了今年太原房价调控目标的上限——新建商品住房价格增幅低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幅,而备受各界关注的二手房交易个税内容则并未被提及。

  3月初,按照国务院规定,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除拉萨外)一季度都要公布“国五条”调控细则和价格调控目标。今日,太原市房管局发布了《2013年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的公告,公布今年太原新建商品住房价格增幅低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幅。

  不少市民期待太原版“国五条”实施细则的出台,能够给持续飙高的房价再降降温。太原市及时出台了房价控制目标,给购房者吃了一颗“定心丸”。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李先生表示,今年,太原市房价控制目标和以往有些区别。2011年,太原市房价控制目标是“确保2011年全市新建商品住房年度价格涨幅不超过全市年度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水平,切实将房价控制在合理的水平范围内”,而今年的调控目标则是“低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幅”,政府调控房价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而按照此前太原市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确定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增长11%。可以认为,今年太原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增幅应低于11%。

  但此次公告却并未提及“国五条”中明确的“二手房交易个税更改计征办法”。4月1日上午,记者在太原市房地产交易大厅看到,过户的市民仍然不少。税务窗口工作人员说:“现在还没收到税费更改计征办法的通知,仍按照全款1.5%的办法征税。”房管局和地税局工作人员均表示,具体何时执行新政还有待上级部门通知。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二手房交易个税按差额的20%计征,能够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挤压炒房需求的泡沫,有利于房价的平稳。但是要执行这一政策,需要房屋登记、房屋原值等历史信息,这需要地税部门继续推进应用房地产价格评估方法,加强存量房交易税征收工作,目前要开展这项工作还存在一定难度。

  ■相关

  太原3月新建住宅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1%

  样本均价为6072元/平方米

  本报4月1日讯(记者 戎紫冰)今日,中国指数研究院按惯例发布《3月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报告显示:2013年3月,全国100个城市中,有84个城市的新建住宅价格指数出现环比上涨,涨幅最高的广东湛江市涨幅达到3.66%。太原的环比涨幅为0.10%,样本均价为6072元/平方米。

  虽然新“国五条”出炉已有一月,但根据最新出炉的数据显示,各地楼价上涨趋势明显。今年3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9998元/平方米,环比2月上涨1.06%,这是自2012年6月以来连续第10个月环比上涨,涨幅比2月扩大0.23个百分点,其中84个城市环比上涨,16个城市环比下跌。

  以太原为例,本月新建住宅价格指数环比涨幅为0.1%,样本均价为6072元/平方米。而去年3月,太原样本均价为5656元/平方米。一年来新建住宅样本均价上涨了416元/平方米。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认为,国内各地楼价上涨有两个原因,一是国内城镇人口增长带来的置业需求增长,二是2008年的货币宽松政策带来的房地产开发热、投资热仍未完全退烧。

  而省城业界人士认为,除了上述原因外,限购、限贷抑制了开发商的拿地和开发热情,市场房源供应短缺也是此轮楼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省城目前在售的项目均为2010年甚至更早拿地的开发项目。而2011年、2012年土地及房地产市场出现成交同比大幅下降的状态,导致新项目数量过少。”业界人士康先生介绍,商品房项目开发周期为2年至4年,近期出现的楼市量升价涨的情况不可能因为新“国五条”出台而在短期内发生逆转。

  某房地产经纪公司总经理李先生认为,楼市调控必须供需两方面都有所调整。而目前针对需求的调控落实很快,比如抬高购房者的房贷首付比例和利率、加大房产成交环节的各类税收费用。而扩大供应的调控却见效慢,比如加大住宅土地供应、降低普通住宅开发成本、增加保障房覆盖范围等等。

徐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