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5聊城两会 > 报告解读

聊城市政府工作报告(二)

来源:大众网   作者:   2015-02-28 10:20:00

关键词:

2015年的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市打好科学发展、跨越赶超三年攻坚战的决战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须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上来,主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努力开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展现新作为,着力在转方式调结构、实施创新驱动上有新突破,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激发市场活力上有新成效,在加强社会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有新进展,在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上有新提升,全力打好跨越赶超攻坚战第三战役,为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奠定坚实基础。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6%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节能减排、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全面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工作中,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

    (一)以更大力度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确保在综合实力提升上实现突破。坚持把发展作为聊城的最强音,确保经济增长势头更加强劲。一是增强区域发展战略的带动力。紧紧抓住“一区一圈一带”重大机遇,加大规划项目推进力度,抓好“聊茌东大三角”建设,积极争取享受中部地区财政政策和革命老区政策。广泛参与“一区一圈一带”和环渤海、京津冀等区域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二是增强优质投入的拉动力。实施重点项目“六百工程”,围绕工业、农业、服务业、城建、民生、招商引资等六大领域,各实施重点项目100个,600个项目总投资7300亿元,年内完成投资2300亿元,其中过10亿元项目171个,过100亿元项目20个。强化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挖潜改造土地1.1万亩,增减挂完成验收1万亩。三是增强民营经济的内生力。实施创业创新工程,加大对大众创业的财税支持和金融服务,确保新增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5万户,新增规模以上中小企业200家,民营经济税收增长20%以上。四是增强重大交通设施的支撑力。加快青兰高速、莘县至南乐高速建设,确保德商高速建成通车;争取军民合用机场开工建设,郑济客专、京九高铁、聊泰铁路、聊黄铁路、聊石铁路、德郓高速、徒骇河通航等取得扎实进展。抓好干线公路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00公里。各位代表,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必须咬住发展不放松,在确保质量效益的前提下,积极进取、挖掘潜力,力争发展得更快一些,坚定不移地实现跨越赶超的奋斗目标!

    (二)以更大力度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确保在经济提质增效上实现突破。坚持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切实增强战略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

    大力发展精致农业。紧紧抓住列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机遇,深入实施“农业龙头带动”战略,努力打造北方平原地区精致农业先行区。一是推进农业生产设施化。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年会战,抓好小农水重点县、中小河流治理、南水北调平原水库建设,治理沟渠599条、1200公里。落实农机补贴资金1.4亿元,建设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田100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120亿斤以上。二是推进农业产业高端化。以开展“抓带增”活动为抓手,加大龙头企业培植力度,抓好凤祥集团千亿食品产业园建设,新增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产值突破1100亿元;集中力量培植莘县蔬菜、丁马甲鱼等17个区域公共品牌,抓好百万头肉驴养殖等100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三是推进农业管理精细化。大力推进精耕细作,鼓励采用智能温室、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完善监管、检测、执法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新增“三品一标”80个,打造全国最大的绿色安全蔬菜生产基地。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支持发展直销、配送、电子商务等物流业态。四是推进农业科技集成化。围绕现代育种、生物农业等技术集成领域,抓好5个生物农业科技孵化器、10个区域研发平台、100个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基地建设,打造我国北方最大的优质产品良种研发与供应中心。推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管理与认证,年培训20万人次,用三年时间把核心经营主体培训一遍。

    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万亿工业”战略,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确保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实施八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程,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跨界融合,抓好汉能光伏、诺伯特机器人等145个项目建设,基本完成鲁西集团三个分厂退城进园项目,确保技改投入增长17%以上。加快骨干企业膨胀,实施“1150”工程,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的企业达到1家,过百亿元的达到10家,过50亿元的达到10家。加快特色产业集聚,抓好“3+5”千亿产业园建设,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600亿元。加快新兴产业培育,重点培植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四大产业,抓好中通新能源客车、山东抗体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等48个项目建设,确保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发展壮大服务业。实施服务业倍增战略,努力做大规模、提升水平,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一是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围绕打造现代仓储和物流集散基地,抓好聊城物流园区等10大园区建设,物流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二是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围绕打造中国首选养生旅游目的地城市,抓好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黄河天音风情区、马颊林海度假区、东昌古郡游憩区等精品景区建设。加快中华水上古城建设步伐,强化文化内涵,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发展乡村旅游,重点建设10个旅游特色小镇、40个旅游特色村。建设聊城旅游集散中心,打造水浒旅游、水文化旅游等一批精品线路。三是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以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为目标,抓好聊城电子商务产业园等10个电子商务示范园区、鑫鹏E钢在线等100个电子商务重点项目建设,确保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30%以上,力争突破1000亿元。加快发展金融保险、研发设计、信息技术、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抓好“3+5”千亿产业园服务业集聚区、金融服务一条街和聊城国家级质检中心建设,推进服务业与一二产业协同发展、跨界发展。积极培育健康养老、家政服务、教育文化、体育健身等生活性服务业,努力满足人们多层次、多元化消费需求。各位代表,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既要大力提升传统产业,更要善于发现和培育新产品、新业态,努力让老树开出新花,让新芽长成大树,为聊城跨越赶超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以更大力度实施创新驱动,确保在科技人才支撑上实现突破。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一是加强企业创新。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加大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扶持力度,力争培育省级以上技术中心10家,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5家。二是加强平台建设。深化与聊城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共筑人才高地。加快鲁西大学科技城、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中心建设,尽快构建起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体系。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大高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支持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发展,构建鲁西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地。鼓励企业健全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机制,切实做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人尽其才。各位代表,实现聊城跨越赶超,希望在创新,关键在人才。我们要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激励创新、重视人才的良好环境,让一切想创新的人有机会、能创新的人有舞台,让创新之树根深叶茂、四季长青!

    (四)以更大力度全面深化改革,确保在发展活力增强上实现突破。坚持把改革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实现跨越赶超的制胜法宝,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一是推进农村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扩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范围,全面建成农村产权综合交易平台。二是推进企业改革。深化国有资本运营和监管体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导规模以上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推动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是推进财税金融改革。研究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和专项私募基金,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加快培育大型融资担保机构,积极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贷款难、贷款贵问题。大力推进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力争新增“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10家、股权挂牌企业10家。四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市、县、乡政府机构改革任务,按照“接、放、管”的要求,理顺市县两级行政审批体制,进一步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五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镇常住人口市民化。抓好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试点,有序推进“村改居”。各位代表,面对新常态,展现新作为,我们必须向改革要动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努力使改革新红利转化为发展新动力!

    (五)以更大力度扩大对外开放,确保在外向型经济发展上实现突破。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机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是坚定不移地抓好招商引资。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100个重点招商推进项目为抓手,确保到位资金突破1000亿元,力争每个县(市、区)至少引进1个过千万美元的外资项目。着力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努力在招大引强上实现突破。着力增强招商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深化与各地商会和中介机构的合作,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更多地开展委托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二是努力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立足我市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力争出口增长20%。抓住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走低的时机,扩大资源性产品、关键设备及零部件进口。加强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重点抓好开发区保税物流中心、冠县宝信物流园区、临清保税园区建设,开通大进大出的便捷通道。三是安全高效建设“海外聊城”。支持骨干企业走出去,建立境外资源和生产基地,重点抓好泉林集团美国制浆造纸、信发集团牙买加氧化铝等项目建设。四是积极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着力培植特色产业,提升科技含量、投入产出、质量安全等标准,确保所有省级经济开发区在全省综合排名位次前移。

    (六)以更大力度加快新型城镇化,确保在“双百大城市”建设上实现突破。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为目标,着力在提升层次、保障质量、精细管理上下功夫,力争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坚持高起点规划。完成聊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加快县城、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形成覆盖全域的城乡规划体系。抓好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点项目规划编制,确保在科学布局、彰显特色上实现新提升。坚持高水平建设。突出抓好回迁安置房建设,严把时间关、质量关和配套关,建设回迁安置项目60个,确保完成3.5万套,让群众早日搬入新居。完善城镇路网体系,全市新建改建城镇道路300公里,中心城区全面完成内外四环道路建设,打通断头路,完善“微循环”。加强地下管线建设,推进雨污分流和各类管线入地,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实施小城镇改貌工程,按照小城市标准加强省市级示范镇建设。抓好30个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社区规模达到3000人以上。坚持高效能管理。按照“平明绿美净齐”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强对违规经营、乱停乱放、乱贴乱画的治理,确保市容市貌、交通秩序明显改善。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巩固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各位代表,聊城城乡建设的框架已经拉开,我们必须乘势而上,推进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相结合、与文化传承相结合、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实现城镇化速度质量双提升,确保“双百大城市”三年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七)以更大力度抓好节能减排,确保在生态环境改善上实现突破。紧紧抓住创建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的机遇,大力实施“六化”工程。一是产业低碳化。严格产业准入,加强对高耗能企业的监管,推进现有电厂“上大压小”。大力推广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建设液化天然气调峰储备中心。深入开展百企节能低碳行动,抓好121个重点节能项目建设,完成投资97亿元。二是交通清洁化。加快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市建设,抓好黄标车淘汰、油品升级和油气回收治理。建设城市慢行系统,新建自行车专用道100公里。三是建筑绿色化。对公共建筑、公益性建筑全面推行绿色建筑标准,旅游度假区严格按照绿色建筑示范区标准建设,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50万平方米。四是主要污染物减量化。加快推进燃煤企业脱硫、脱硝和除尘升级改造,加强城区扬尘污染防治,新增湿地保护面积3万亩,林木绿化率达到40%,努力争创国家森林城市。五是可再生资源利用规模化。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抓好信发集团赤泥粉煤灰利用和阳谷、茌平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新增太阳能发电150兆瓦,推广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80万平方米。六是生态监管法治化。严格依法开展环境监管执法,对环保违法行为零容忍。各位代表,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的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一定要顺应全市人民的热切期盼,更加扎实地做好工作,努力让聊城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八)以更大力度加强文化建设,确保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上实现突破。聊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志士辈出,文物古迹众多。我们必须挖掘和利用好丰富的文化资源,着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努力把聊城打造成为思想基础巩固、服务体系健全、产业优势突出、发展活力强劲的文化强市。一是抓好文化资源挖掘阐发。深入挖掘聊城优秀的传统文化,打造一批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基地。加强对黄河文化的挖掘,建设黄河森林公园,打造百里生态长廊;加强对运河文化的挖掘,抓好山陕会馆、临清钞关,以及张秋、七级等古镇的保护和利用;加强对水浒文化的挖掘,抓好景阳冈旅游区扩建,深化区域合作,共同打造水浒故里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加强对红色文化的挖掘,建设好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战役纪念园、鲁西第一党支部等重点项目,抓好历史性建筑和革命遗址保护,打造聊城革命老区品牌;加强对民俗文化的挖掘,抓好雕刻葫芦、剪纸、面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延续地方历史文脉。二是抓好优秀文化宣传普及。充分发挥孔繁森纪念馆等纪念场馆的宣传教育作用,大力弘扬优秀文化。开工建设市图书馆新馆和档案馆新馆,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利用聊城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加强文化艺术创作,力争推出一批在全省、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精品力作。举办好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大力弘扬赵伊坪、范筑先、马本斋等革命烈士扬威不屈的民族精神,激发全市人民的爱国热情。三是抓好文化产业培育发展。推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围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演艺娱乐、文化会展、动漫游戏等五大领域,培植25个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努力把聊城打造成为全省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隆起带。

    (九)以更大力度保障改善民生,确保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实现突破。大力实施“民生优先”战略,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让广大群众享受更多发展成果。

    积极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加强法治聊城建设,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实施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切实纳入法治轨道。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抓好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加快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打造诚信聊城品牌。加强城乡社区规范化建设,着力增强社区功能。加强人口计生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深入推进平安聊城建设,切实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高度重视国防动员、双拥共建和民兵预备役工作,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防震减灾、对台、人防等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围绕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困难和问题,着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一是提升就业水平。加强聊城创业大学建设,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免费开展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5.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万人,让更多的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充分就业。二是提升社保水平。每人每年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2500元,五保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500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1020元,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40元,进一步提高城市低保、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失业保险金等标准,努力让群众生活更有保障。三是提升办学水平。加强农村中小学建设,对148所学校实施校舍标准化建设,对110所学校食堂进行改造提升,确保让学生喝上热水、吃上热饭;中心城区新建改建中小学9所,建成市实验幼儿园,启动市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全面完成中小学旱厕改水厕工程;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四是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抓好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中澳国际合作医院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施农村贫困家庭先心病儿童免费手术等“四大免费工程”,在乡镇卫生院全面建设标准化国医堂,积极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努力让群众就医更加便利。五是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5.2万套,其中公共租赁住房7967套。中心城区新建提升公园3处,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新建改建公共卫生间100座,对50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努力让市民生活更加舒适。六是提升交通服务水平。中心城区新增新能源公交车200辆,新增优化公交线路13条;新建停车场11处,增加停车位2000个,努力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七是提升文化体育服务水平。实施“一村一场戏”工程,新建改造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000个。新增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工程80处、农村730处,90%的城市社区建成15分钟体育健身圈。八是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增养老床位4000张、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50处、农村幸福院115处,努力让老年人更好地安度晚年。九是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水平。完善市、县、乡、村四级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加大初级农产品监管力度,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打造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城市。十是提升扶贫开发水平。选择100家企业带动200个贫困村,在150个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帮助10万农民群众脱贫奔康。各位代表,谋民生之利,解群众之忧,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在认真办好“十件民生实事”的基础上,要继续倾听广大群众的诉求和呼声,竭心尽力为全市人民解难题、办实事,努力让全市人民生活得更安心、更放心、更舒心!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令可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