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光大这一事业,5月10日,14家Honda在华企业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兴和县举行仪式,联合启动内蒙古兴和县植树造林工程,该工程自2008年起至2012年止,为期5年,由14家企业携手在兴和县友谊水库地区植树7000余亩,计划种植约70万株植物,总投入1000万元人民币。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和兴和县的相关领导,以及Honda中国本部长兵后笃芳出席了当天的启动仪式,并与14家企业的代表、媒体记者和当地居民、学生们100余人,共同种下了第一批200多株树苗。
就本次活动,人民网记者的采访了Honda在华企业中国本部长兵后笃芳先生。
![]() |
图为Honda在华企业中国本部长兵后笃芳先生讲述植树采用的技术方法 |
人民网记者:Honda在华企业环保植树活动的目标和种植情况如何?
兵后先生:Honda从2000年开始分别在河北省丰宁县和内蒙古赫尔沁沙漠地区进行了造林活动,并持续对此提供资金援助。还每年组织志愿者参加植树,在6年半的时间里,与当地居民一起植树造林300公顷。截至2006年,已实施10次,参加人数共计329人。植树的目标是改善土地荒漠化。
人民网记者:Honda本次植树活动为什么选择在兴和县开展?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
兵后先生:植树地区是从国家绿化总局推荐的地区中选择的,也通过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推荐。本次推荐了5个地区,经过多方面考虑选择了自然环境恶劣,增加大风和沙尘暴天气的兴和县,本次植树项目共投资1000万元,平均每年植树约14万棵,共植树植树7000余亩,至2012年5年内可种植数目约70万余棵。
人民网记者:具体的造林的方案是怎样的呢?
兵后先生:Honda利用多种技术和方法选择性种植树木,通过树木保育块方法,试验采用多树混种技术和抗病虫害技术,并且通过不断的技术研究,改进种植方法和种植树种的选择,完善造林质量。同时造林也注重美观和种植效果。在树木的种植后的养护和管理也做了资金投入并且制定了具体的方案。
兵后先生在采访中谈到:"目前机动车的尾气排放大多来自于二氧化碳。研究表明,种植10棵树木可吸收一辆普通机动车排放的二氧化炭。今年开始,北京全面实施国四标准排放,Honda在华销售的所有机动车不仅全部达到了国四排放的标准,而且高于国四标准。”兵后先生还介绍说“Honda在世界各地都在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在中国开展植树造林的活动,在日本也开展了Honda海滩清洁活动,Honda追求社会和环境的共同发展。”
采访中,兴和县令林业局局长常兴说:“已经与Honda签订造林合同,每年都有专业设计和施工方案保证造林效果,同时本田在华企业提供专家支持,也监理整个项目的实施。” 常兴表示,有决心完成整个造林工程,做好后期的林木的管理和维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