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聊城新闻

祖孙三代武将护佑明朝疆土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凌文秀   2015-02-03 14:06:00

关键词:明朝 复征 钱谷 碧霞元君祠 护佑

“昭勇将军”钱成的墓碑从湖西办事处一村民的房子下挖出后,后人按照原来的碑文镌刻,为他再立新碑。冠县钱氏后裔的英名与业绩彪炳千秋,先后被《聊城志》、《冠县县志》、《聊城古今文化博览》、《可爱的冠县》及《冠县文史大观》登载。

  “昭勇将军”钱成的墓碑从湖西办事处一村民的房子下挖出后,后人按照原来的碑文镌刻,为他再立新碑。

  钱书宪和叔叔钱聚堂一起翻看《钱氏家训》。

  文/片 本报记者 凌文秀                           

  在聊城市及其周边县市,有一支五代时期吴越国国王钱鏐的后裔,这支钱姓后裔尊孔孟、耕读传家,600多年来,扎根鲁西这片沃土、繁衍生息,迄今人口已发展到一万八千余人。这个家族人才辈出,仅明清两代科举入仕者达八十多人,明朝时,更有祖孙三代护佑明王朝疆土的神勇传奇。

  祖孙三代护佑明朝江山无恙

  “聊城这边很多姓氏是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的,但我们钱姓是从浙江迁来的。”钱书宪面前摊开了几部厚书:《钱氏族谱》、《钱氏家训》等,他翻开一页写着“钱氏百字派”的内容,数到第45个字,说这就是他的辈分。而这100个辈分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国王钱鏐组织人编写的,是钱氏100代人的辈分。

  吴越国国王钱鏐的雕塑就在西湖边,聊城钱氏又是怎么定居聊城的呢?

  钱氏在聊城的600多年故事,可以从到聊城定居的第一代钱姓人钱成说起。明永乐九年(1411年)八日十二日,钱家一位叫钱成字建业的人,被当时的帝王诰赠为“昭勇将军”。 

  钱书宪的讲述中,钱成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国王钱鏐第二十五世孙,淮安府山阳县满蒲坊人,他自幼习武、谋略出众,青年时期被元顺帝选为民兵,后投奔朱元璋,在其麾下当了一员大将。钱成立战功,成为明朝军队中人数不多的常胜将军。钱成生于元至顺二年,卒于明永乐五年,享年77岁,葬在东昌府城西南十里堤口迤北新莹。

  钱成年老有疾告退后,长子钱通在明洪武二十年十一月(1388年)代父从军,明洪武二十三年钱通率兵征讨都山,复征宁夏,初露锋芒。二十九年在馿驹河黑松林战役中,大获全胜,三十一年七月,靖难兵南征、克怀涞、雄县、漠州,锐不可挡。九月接应永平,十月攻克大宁,十一月郑村坝大战又立奇功,升本所总旗。十二月取广昌。

  钱通的长子钱福、字景德,生于洪武二十年丁卯,世袭指挥使,容貌秀丽、举止儒雅,他的睿智果敢、加上超人的武功,受到永乐皇帝的青睐,多次护驾出征,每次都圆满完成任务。

  钱氏祖孙三代人,一门忠勇,让胡寇不敢觊觎大明疆土,大明江山固若金汤。

  武能御敌安邦,文能治国扶社稷

  时光荏苒,吴越钱氏后人就这样在聊城及周边地区扎根。到明朝时,吴越武肃王第三十一世孙钱继先,冠县贾镇人,任刑部郎中,赠奉政大夫。在任期间铁面无私执行国家法律,守身如玉,去蠹如仇。

  钱继先的二儿子钱楷,字范之,赐进士第。幼年由父教晦读书,五、六岁能写文章,十余岁补郡诸生,每次考试均“冠齐鲁”,享有“神童”的美誉。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考山东乡试第二名,次年中进士,做了安邑(今属山东)知县;上任伊始将积压多年的积案决断,吏民挑指敬为神明;复知临颍(今属河南)均有惠政,历户、工、刑三部主事郎中。在任上除积弊、倡新政,后任河间府知府,狠抓关系民生的滹沱河堤防治理,桥梁修建工程。每天处理完政务、他都到工地督查,把问题解决在现场。确保了工程质量,加快了工程进度。危害多年的滹沱河水患经过治理后变得俯首贴耳,增加灌溉农田千余顷、农业连年丰收,辖区内的老百姓免受饥饿之苦。

  钱楷被外放、赋闲在家时,笔耕不辍,著有《万玉亭记》《禹王亭诗集》等著作、碑文存有三篇“冠县改建城门四楼记”、“礼亭冯公去思碑记”、“增修碧霞元君祠记”《载冠县县志》。配王氏、诰封恭人,生子二,长允灿、次子允煜,终年六十九岁。

  近朱者赤。钱楷长子允灿自幼发奋读书,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考入进士,成为举国少见的父子二进士。

  冠县钱氏后裔的英名与业绩彪炳千秋,先后被《聊城志》、《冠县县志》、《聊城古今文化博览》、《可爱的冠县》及《冠县文史大观》登载。

  源远流长的钱氏家族文化

  在明清时期涌现的钱选、钱德洪、钱谷、钱谦益、钱塘等人们熟知的画家、文学家、学者外,近百年来还涌现出共和国有卓越贡献的科学家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学者钱钟书、外交家钱其琛等人。据统计,在新中国担任领导职务的钱氏后裔有6位,在海内外的钱氏科技人才中,相当于院士级别的有近200位。钱书宪把钱氏族人名人辈出的原因归结于《钱氏家训》传播的家族文化。

  1100多年前,吴越国国王钱鏐制订了保境安民,发展生产,善事中国,维护统一的治国方略、处处以民生为重,把国家治理得物阜民康,他把自己奉行一生的处事经验制订成《钱氏家训》,在钱家代代相传。2009年博鳌论坛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引用《钱氏家训》中的一句话“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讲给参会人员听。

  春节祭祖是钱氏后裔的一项重要活动,75岁的钱氏族人钱聚堂在冠县贾镇,他说,冠县的钱氏后裔会在每年的正月初一带着贡品、纸钱、鞭炮等到贾镇祖先坟墓前祭祖,家族内有什么事,辈份大的老人借此机会给大家说一下。2012年修建钱氏祠堂,一下子就有三百二十多钱氏后人捐资。

  大明北来从军祖,“昭勇将军”钱成的墓碑立于东昌府区湖西办事处的徒骇河北畔,在1966年的文革初期被人推到后埋于地下。47年后,聊城市进行城市规划建设,2014年元月2日在湖西办事处一村民的房子下挖出了钱成的墓碑,这尊掩埋了47年,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墓碑,又一次重见天日。经商议后,决定按照原来的碑文镌刻,再立新碑。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鸿杰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