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80后博士 周末就“泡”敬老院 自掏补贴买礼物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雷娟丽   2013-04-01 11:21:00

  今年30岁的东北小伙儿魏国海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简称“原子能院”)一名在读博士生。周一至周五,他全身心泡在实验室里搞科研,而到了周末,他会跟福利中心的老人来场“约会”。7年里,从学校到敬老院,18公里的崎岖山路,魏国海骑着自行车一趟趟往返,捎去的不仅仅是礼物,更是一片敬老之心。

  自掏生活补贴买礼物

  昨日,魏国海一刻却也没闲着,从早上6点起床,整整一个上午,他都在实验室准备5月份的博士论文答辩。而后,在食堂简单吃个午饭,他便骑着自行车出发了。距离青龙湖社会福利中心有18公里的山路,70分钟后,魏国海气喘吁吁地出现在焦各庄的一家超市门口。

  “老板,来一箱高钙奶、一箱纯牛奶。”魏国海掏出100元递了过去。他把两箱牛奶放在自行车上绑好,哼着歌儿走向对面的福利中心。

  “呦,小魏又来啦!”76岁的王全柱老人开着玩笑迎了出来。听到小魏的名字,在房间里休息的老人都纷纷走出来,沉闷的院子顿时欢腾起来。魏国海麻利地分完牛奶,从包里掏出一个登山杖来到56岁袁叔的房间。

  袁叔是位盲人,平时靠一根使用多年的简易拐杖探路。魏国海将登山杖放到袁叔手中,耐心地引导他触摸、安装(见图)。“小魏特别细心,他得知我喜欢听戏,还给我捎来了录音机和磁带。”袁叔向记者透露,魏国海老家在东北农村,读研时每月只有微薄的生活补贴,但他每次都会留心老人们缺什么,下次过来会送到他们手中。

  敬老院搬家他找上门

  2006年,刚考上研究生的魏国海正在关注中国老龄化问题,他打听到原子能院8公里外的坨里镇有一家敬老院,里面住着二十多位孤寡、残疾老人,“就很想去看看这些老人过得怎样。”

  一个周末,魏国海骑着自行车到了敬老院。一进院子看到有未整理完的菜地,他自告奋勇地拿起锄头干起了活儿,还将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老人们都对这位勤快善良的小伙子产生了好感,而老人们丰富的人生阅历也吸引着他。自此每到周末,魏国海就成了敬老院的常客。“他不仅帮忙干活,还陪老人们聊天,就跟自家人一样。”福利中心的老员工李师傅透露,2008年,敬老院搬迁到青龙湖镇,未收到消息的魏国海骑着自行车一路寻找,最终打听到新址。“距离越来越远,我们以为他不会再来了,没想到一如既往。骑车一个多小时,夏天全身都湿透了,冬天冻得双手冰凉……”说到此,王大爷感动得直掉泪。

  从未在敬老院吃过饭

  刚开始,魏国海选择在周末上午去敬老院,但后来把时间定到了下午。他悄悄告诉记者,上午时间短,老人往往会热情地留他吃午饭,而在下午天黑后容易找各种理由开溜,“我若吃饭的话,他们会把好吃的都留给我,我不忍心。”7年来,魏国海从未在敬老院吃过一顿饭。

  去年3月,青龙湖社会福利中心的主任张文军将一封感谢信送到原子能院,魏国海的故事才浮出水面。他坦言,博士毕业后工作会越来越忙,但只要有空,一定会坚持去看望这些老人,“我们彼此需要,彼此惦记着。”( 记者 雷娟丽 文并摄)

徐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