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新闻

济南上榜“十大拥堵城市”年增新车20万吃掉治堵效果

来源:山东商报   作者:   2014-12-22 17:33:00

关键词:可变车道 济南交警 济南交通 新车 济南大学

2012年起,济南启动了三年治堵工程,主要干道纷纷拓宽;20多条道路发布禁停令;逆向可变车道、转弯等待区、潮汐车道纷纷现身,连学校操场下都建起人防停车场。正如济南交警部门在官方微信所说的:“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方式,交通拥堵的改善缓解也就水到渠成。

  经十路上设置了可变车道提高机动车通行效率 记者刘畅摄

  2012年起,济南启动了三年治堵工程,主要干道纷纷拓宽;20多条道路发布禁停令;逆向可变车道、转弯等待区、潮汐车道纷纷现身,连学校操场下都建起人防停车场。

  然而近3年过去了,不少人感觉济南堵车现象并未得到缓解,8月份和12月份高德公司发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济南先后上榜“十大拥堵城市”,市民出行平均延迟时间达到15.64分钟。对此,政府官员和交通专家无奈表示“济南年均增车20万辆,三年新增约60万辆车吃掉了省城的治堵成果。” 记者陈晶张金菊

  多措治堵

  建新路土屋路 主要干道竞相拓宽

  道路扩建是解决堵车问题最直接途径,济南市对多条新建道路进行了拓宽改造,打通断头路、瓶颈路,提高路网密度及交通可达性。对连接建设路与阳光新路的建新路,市政部门规划将该路按现状宽16米翻建道路,变成双向四车道,两侧建设5-7米不等的人行道,使之真正意义上连通建设路与阳光新路,分流周边道路车辆。

  随着南部城区的迅速发展,玉函片区堵车现象越来越严重,片区两侧的主干道英雄山路、舜耕路常年喊堵,为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市政部门对连接两条道路的土屋路进行了拓宽,翻建道路宽30米,双向四车道,并设置慢行一体通道。此外,备受市民关注的和平路拓宽改造也已经在5月份完工,虽然仍为双向四车道,但建成3米自行车道和2米人行道的慢行一体系统。

  历山路解放路花园路 堵车道路相继禁停

  除了拓宽,两侧禁停机动车也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好办法。历山路是济南首条禁停道路,2012年3月下旬,交警部门在道路南段非机动车入口,设置了11组30厘米的反光隔离桩,阻止机动车进入停放,此后市区各条主干道纷纷发布“禁停令”。

  记者梳理发现,截止到12月份,市区禁停道路已经达到了20多条,其中历山路、纬二路、解放路、明湖西路、明湖北路、花园路、文化西路西段、经八路、经九路、山大北路、和平路、堤口路等全线禁停,济泺路、纬六路已设隔离柱,禁止机动车驶入非机动车道。经十路、二环东路、英雄山路、泺源大街部分路段实现了禁停。此外,目前正在改造的工业南路,也将全线禁停。

  可变车道转弯等待区 分流神器陆续亮相

  为实现经十路高峰期道路分流,2013年4月8日,济南交警在阳光新路与经十路路口设置了首条可变车道,车道可根据第一排左转车道车辆长度进行自动调整,当排队长度超过200米且等待时间超过10秒钟时,智能可变车道自动变为左转车道; 当排队长度小于70米时,智能可变车道自动变为直行车道。

  截至目前,经十路沿线可变车道已经达到了10余条,经十路环山路路口、经十路历山路路口、经十路千佛山路路口、经十路舜耕路路口、经十路建设路口、经十路纬一路路口等均有设置,且以左转可变车道为主。

  潮汐车道也是济南“分流神器”之一,实际上是可变车道的一种。记者在阳光新路路口看到,交警部门在靠近该路口150米处的地方,利用道路中央绿化带增设了交通分流口,并设置了一块潮汐车道的交通标识,注明该潮汐车道使用时间是早7点到9点。早高峰时段,从阳光新路左转驶上经十路的车道,将由现在的两排变为三排。其他时间段这条车道仍正常用作由北往南直行车道,从而缓解早高峰达到分流目的。

  依然不畅 市民感觉反而越发拥堵

  虽然一直在治堵,但在市民眼中,城区拥堵程度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是越发严重。纬六路是城区西部一条南北向的非主干道,但由于连接堤口路与经七路,又有省立医院存在,拥堵情况异常严重,特别是早晚上下班车流高峰期间,有时机动车直接排到上桥口,“这两年越来越严重,前两年再堵好歹能上桥,现在好了,直接在桥下看风景。”

  同样越来越堵的还有周边建有多个大型小区的阳光新路,为了节省时间,很多私家车主选择绕行二环南路,久而久之二环南路也成了市区最拥堵的路段之一,怪不得有网友调侃说,“在济南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早晨步行在阳光新路,看近百辆机动车整齐的堵在路上,而自己却前行无阻。”

  今年8月份,高德根据高德地图实时交通系统统计数据,发布了《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济南首次上榜全国“十大拥堵城市”,排名第十位,根据统计,济南市民开车平均出行长度15.91公里,平均耗时32.91分钟,市民出行平均延迟时间达到15.64分钟。12月份,再次上榜第三季度中国“十大拥堵城市”,排名还上升至第六位。

  剖析原因

  三年新增60万辆车 治堵难抵车辆增长副作用

  为什么济南常年治堵,反而是越治越堵呢?今年8月份,济南市副市长王新文在调研轨道交通时,给出了答案,济南年均增车20万辆,一字排开长度在900公里以上,三年新增近60万辆车,一字排开得2700公里,化解这些车带来的拥堵,成了济南治堵最大贡献。“长期缓堵”还需要改变市民出行理念和出行方式。

  此外,对于济南成“堵城”,山东省政协常委宋传杰认为,急剧增长的机动车数量肯定是济南拥堵的重要原因。但更可怕的是,很多市民在没有落实机动车位的情况下就购车,最后只能把车停在路边,占用了市民公共出行资源,导致市区越来越堵。

  早在十多年前,宋传杰就在政协会议上为治理堵车开出药方,那就是提高购车门槛,交通主管部门出台政策,市民在购车前必须解决停车问题,手持证明停车位位置、面积等手续才能购车。“如果政策能顺利进行,车位需求量增大,开发商肯定会加大建设力度,这样道路乱停车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缓解,效果至少等同于拓宽十数条道路。”

  根据相关资料,济南目前公交出行分担率不足20%,宋传杰建议交通主管部门全力提高交通运力和舒适程度,切实做到公交优先,争取使旅客可随时换乘。“公交车方便了,购车的人自然变少了,堵车现象少了公交就更方便了,这样形成良性循环,济南交通自然好多了。”

  济南持续扩大公交和慢行的路权 私家车出行将越来越受限

  在2014年下半年,吃穿住用行中的“行”在济南市民心中频频泛起“涟漪”。限行、不限号限购、公交走廊、保证慢行路权……在三年治堵即将收尾之时,济南市给出了今后交通治理的“关键词”。目前在省城居民的出行方式中,私人汽车占15%左右,步行、公交、自行车等占比为85%,而今后的治堵“关键词”也正是围绕选择这大部分出行方式的人群所展开,让大部分人出行更便利顺畅,在道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也意味着小汽车的路权将越来越受限制。 记者陈晶张金菊

  设公交专道 公交快了12%-15% 小汽车慢了5%

  近日,泺源大街的公交车专用道又成了市民和媒体关注的话题。在今年6月底,泺源大街杆石桥至趵突泉南路段在原来三车道的基础上增加一条公交车道。

  今年下半年,由于公交专用道的设置,公交车在这一路段通行速度大为提高,但私家车和出租车的通过速度明显下降。有私家车表示,在这里从东往西,没有三个红绿灯无法通过。拥堵几乎天天发生,甚至连高峰期之外这里也是车满为患。

  “为何这么窄的路还要设公交车道?那样岂不是更堵了吗?”不少私家车主和出租车司机对此都很有意见,还有出租车司机提出让出租车借道公交车专用道通行。

  对于这一路段现在的通行情况,交警部门也做了实地交通流量调查。的确如私家车主和出租车主所言,这一路段公交车道设置后,公交车通行效率提高了12%-15%,小汽车等社会车辆通行效率降低了5%左右。但根据济南市公交总公司提供的数据,这一路段的整体通行效率却在提高。据统计,3辆小汽车占用道路面积与1辆公交车占用道路面积相当,公交车单车载客量一般为小汽车载客量的18-20倍,公交车出行人均占道面积仅相当于小汽车出行人均占道面积的10%。由此测算,该路段设置公交车道后,在小汽车通行效率降低的同时,单位时间内人的通行效率却提高了约6%。也正因为公共交通强大的运载力,不论交警部门还是交通设计专家,都将治堵的根本出路对准了公共和慢行交通。

  设公交走廊 公交单程有望提速5-10分钟

  记者也从相关部门了解到,2012年,济南的公交车在高峰期间的时速,在没有公交专用道的情况下,仅能达到12公里,而在经十路等有公交专用道的路段,能达到每小时16公里。

  现在,公交跑得其实更慢了。今年在没有公交专用道的路段,高峰期公交车时速只有8公里左右。济南市城市交通研究中心的有关专家就表示,保证公交优先,就要通过增设公交专用道等形式增加公交的路权。

  对公交的提速优化,从今年的最后一个月就已开始。本月初,济南交警支队宣布将联合公交总公司打造首条公交高峰通勤线路,即公交走廊。这条公交走廊全长20余公里,西南起济南大学,东北至公交祝甸停车场,全线设公交专用道。其中这条线路上的经七路、泺源大街、和平路一线公交专用道设置方案已出台并陆续开始实施。

  除了这条公交走廊,今后济南将开辟多条公交高峰通勤线路,用快车大站提高公交运行效率和舒适程度。据济南市公交公司预测,在拥堵的经七路、泺源大街施划公交车道,单趟公交在高峰时期时速将有望提速5-10分钟。

  到2016年底,济南市区双向四车道以上道路将根据不同情况设置公交专用道。四车道的花园路在今年上半年开通济南市首条限时公交车专用道,同样是四车道的和平路也已经开始施划限时公交车专用道。

  今后三年济南交警将在全市25条城市主次干道增设公交专用道。甚至是已经拥有BRT快车道的道路上,如二环东路、北园大街等道路,也有望设置公交专用道,保障公交优先。

  可以预见,今后,公交将迎来更多的“好日子”。

  慢行交通

  扩大步行、自行车者的路权

  城市道路资源是有限的,也是所有人共享的。根据2013年济南市规划局发布的《济南市综合交通调查报告》显示,在济南市居民的出行方式结构中,步行占26.6%,自行车(含电动自行车)占30.6%,公交车占18.4%,私人汽车占15.5%,其他为8.9%。

  由此可见,私家车出行仍然占少数,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才是城市交通的大多数,但现实中并没有获得与其相匹配的路权分配比例和权益保障。

  其实从近两年的道路改造,不难看出济南对步行、非机动车的“优先权”。历山路、解放路、山大北路等道路在改造中,实现机非隔离和禁停,保证行人、非机动车的通行安全。不少道路都增加了供非机动车停放的专用停车位。

  正在实施改造的纬十二路,重点改造的方面之一也是结束机非混行、打造慢行交通。明湖西路从今年10月份开始,还特意在人行道上施画卡通大脚丫,打造慢行走廊,这一做法也将有望在济南市推广。

  而济南市公共自行车租赁计划也已列入启动项目之中。

  为何要对小汽车如此之“狠”?事实上,在以往的经验中,仅仅依靠拓宽道路增加供给空间提高汽车通行效率对治堵来说已经被证明是无效。

  交警部门也明确表示,作为运载效率最低、消耗能源最多的交通方式,小汽车使用者也应该付出比其他出行者更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实际上,对公交、步行、自行车等出行方式的“偏向性”保障,也在为小汽车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替代出行方式。

  正如济南交警部门在官方微信所说的:“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方式,交通拥堵的改善缓解也就水到渠成。”

  治堵还有啥点子

  景区易堵路段济南出“定制版”限行限停

  济南的拥堵,在泉城路、千佛山等商圈和景点密集的路段最为明显。临近圣诞、元旦,泉城路商圈周边的道路几乎从早堵到晚。甚至在上周,一到下午最拥堵的晚高峰时段,通往泉城路的解放桥等路口,交警不得已对车辆临时进行“交通管制”,疏导车辆绕行。

  在本月初,济南交警明确表示不会通过限牌、限购等“一刀切”的方式来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和拥堵。但对景区周边的易堵路段,交警部门已确定要下“猛药”。今年十一期间,大明湖、千佛山等多个景区门票免费带来游客激增,济南交警对大明湖、千佛山等景区周边实施包括限时通行等交通管制措施,并将景区周边实施限停,将机动车停车场变为非机动车停车场。而实施的效果也十分明显,从明年开始,节假日景区限行限停也有望成为长期措施。

  而根据济南交警在11月份公布的限行政策,济南的“限行”不限购、不限牌,分车型、排量、区域、时段等不同情况分别制定限行措施,降低小汽车使用强度,缓解市区交通压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令可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