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新闻 > 莘县

有章可循,莘县蹲点调研和征求意见工作抓得好

来源:大众网聊城   作者:   2014-05-04 18:08:00

关键词:

大众网聊城54日讯(记者 李乐涛 通讯员 江保玉)据统计,截至目前,莘县科级以上领导班子成员蹲点1504人次,合计住村天数1476次,召开座谈会1755次。共梳理汇总出意见建议5843条,查找“四风”问题2448条,并对涉及全县层面的4大类23项共性问题县委常委会进行专题研究,落实整改措施和责任单位。之所以能做得如此好,是因为莘县坚持把蹲点调研和征求意见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科学制定“两个方案”。县级党员领导干部“两个方案”制定前,县委召开专门会议,提出了立足实际、科学安排、有效管用的要求,“两个方案”的制定后,报省市赴莘县联合督导组审核实施。按照统一要求,全县副科级及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分别制定蹲点调研和征求意见建议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对象范围、方法步骤和时间要求等,采取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召开座谈会、走访党员群众等方式,全面深入了解基层情况,客观征求意见建议,确保能够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科级党员领导干部的“两个方案”经单位活动办公室和县委督导组把关,然后实施。“两个方案”的科学制定和严格把关为蹲点调研和征求意见工作取得实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扎实进行蹲点调研。在蹲点调研活动中,全县党员领导干部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坚持以“动”贯穿始终,做到“三走、三个一”,即走出机关、走进农村、走到群众身边,到农村住一住、与群众见一见、面对面谈一谈。县委书记朱加云率先垂范,自带被褥,轻车简从,到东鲁街道东王庄村和莘亭街道蒋庄村进行蹲点调研,并分别住在两个村,与村“两委”干部、党员和群众促膝夜谈,耐心听取意见。党员领导干部在蹲点调研中,沉到农村基层,做到身入心入,全部吃住在村,进行入户走访,通过走访老党员、困难户、务工返乡人员和非公企业主等不同层面的群众,了解社情民意,查摆“四风”问题,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把问题摆出来。通过蹲点调研,察实情、解难题、办实事。目前,县委常委已经通过蹲点调研活动帮助基层群众解决突出问题64项,并认真抓好整改,为全县党员干部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真心诚意征求意见。在面对群众听取意见时,根据有的群众不想说、不愿意说、不敢说等实际情况,县委提出了“四要四从”要求。即,要情真意切、要交心交流、要体味揣摩、要以小见大;从表情中看情绪、从事情中看作风、从现象中看问题、从期盼中看诉求,诚心诚意听取群众的真心话。为增强征求意见的广泛性和针对性,拓宽渠道广泛征求。一是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服务窗口单位,走访基层群众、一线工人、普通党员,“一对一”、“面对面”地听取意见;二是通过县长热线、纪律作风投诉室、设置意见箱等方式征集意见;三是向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发放征求意见表背靠背征求意见;四是开展“换位体验”活动,“以换位体验促换位思考”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五是县级领导干部公开接访,抓信访积案化解,从群众来信来访中听取意见建议;六是结对帮扶征求意见建议。

抓好 “两个方案”的督导落实。县委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成立了联络指导组,负责和省市赴莘县联合督导组做好服务和配合工作,做好对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蹲点调研和征求意见活动的督促、检查、指导和汇总。为全体党员干部全部建立了蹲点调研和征求意见台帐,将每次蹲点调研征求意见的时间、地点、方式、参加人员和征求到的意见都详细记录,对完成情况实行销号管理,对因故无法按时完成的,督促“补课”。根据台帐情况,通过到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和有关单位实地了解,查看会议记录、影像资料等,跟踪督查“两个方案”落实情况。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莘县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和乡镇、县直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严格按照自己制定的《教育实践活动蹲点调研方案》和《教育实践活动征求意见方案》开展工作,到所联系村和联系部门单位蹲点调研,征求意见建议,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支持,推动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同时,莘县还成立了整改组,对能立即整改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一时解决不了的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为全面整改打好基础。目前,全县各级各部门确定整改事项1175项,开展专项整治420项。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鸿杰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