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新闻 > 东阿县

贾庄村流转土地发展核桃种植壮大集体经济调查

来源:大众网聊城   作者:王 倩 刘立波   2013-04-22 11:13:00

  大众网聊城4月22日讯(实习记者 王 倩 通讯员 刘立波)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新课题,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服务功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随着党对农村土地政策的不断改革完善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实施力度的加大,高集镇党委、政府在全力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途径,多渠道加大农业投入,增加农民收入。

  贾庄村是高集镇一个典型农业村庄,辖4个村民小组,人口1012人,251户,1756亩耕地。多年来该村一直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为主,村民主要依靠"外出打工"单一增收模式,增收渠道狭窄,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这一难题摆在村"两委"面前。通过学习外地成功经验,结合村级发展实际,自发流转土地300亩,发展核桃种植,林下间作牡丹、甜叶菊,大胆探索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惠民利村新途径。此举既符合党在农村的政策,又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还能增加无暇顾及土地村民的收入。

  流转土地主要做法

  当期,各村普遍存在农户间自由流转土地的问题。一种是委托经营,主要是在亲属朋友之间的土地流转。这种形式大部分为村民举家外出务工,无法顾及土地种植,将土地交由亲属朋友经营,租金一般较低,且租期较长。另一种是互换方式流转,农户之间通过协商的办法,以调换、互串的方式把各自座落在不同地块的土地集中到一起,实现小范围的规模经营,这种形式很普遍。因此,在推行土地流转过程中,贾庄村也遇到了农民顾虑多、认识不高、连片经营难推进、流转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该村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是对比算帐引导。耐心帮助有顾虑农民算清两个帐。对于转出方来讲,集中流转到村委与其他村民每亩收入相比,收入高出200元,而且是零风险。另外还有不低的劳动务工收入。对承租方来讲,流转土地发展核桃种植间作牡丹、甜叶菊,效益是传统种植模式的4-6倍,怎么算都不吃亏。通过两头算帐,在利益上达成了一致,能够实现"双赢",得到了村民认可。

  二是干部带头引领。在广大农民还不太认可的情况下,发动村干部做典型、当标杆,领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所有村干部都带头参与到土地流转中来,较好地发挥了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土地流转升温加速。

  三是政策扶持激励,把握政策原则。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农民群众意愿,在促进土地流转中切实转变脑子、加强引导、注重管理、创新服务,以政策为准绳,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投入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优质率为主要目标,牢牢把握政策原则。一是坚持"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尊重农户在土地使用权流转中的意愿,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操作,充分体现有偿使用原则,不搞强迫命令等违反农民意愿的硬性流转。二是坚持"集中、连片、规模"的原则。土地流转实行相对集中,实行集中连片,规模开发,集约经营,发挥规模经营效应。三是坚持"指导、管理、规范"的原则。加强对土地流转各个环节的管理指导,保障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规范、有序进行。

张元亮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