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客挤爆武大赏樱花 武大樱花季
2015年03月21日,湖北武汉,樱花盛开首个双休日,武大校...
-
纳什正式宣布退役 回顾那些年的
纳什在姚明身边尽显“娇小”,尽管太阳和火箭在西部时常...
-
内地"鬼城"地图发布 惠州中山茂
2010年以来,这座号称已经拥有亚洲最大规模的别墅区、温...
东昌府区:用干部"辛苦指数"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来源:大众网 作者:李长振 2015-03-23 15:06:00
阳春三月,行走在东昌府,处处春意盎然,春风拂面。广泛开展"艺术与群众零距离"村头唱戏、"新农村文艺汇演"和送电影下乡活动,共放映公益电影8000余场,极大丰富了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大众网聊城3月23日讯(记者李长振 通讯员刘颖)阳春三月,行走在东昌府,处处春意盎然,春风拂面。一年来,面对持续下行的经济压力和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东昌府区坚持理性务实抓发展,始终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群众心里想什么,党员干部就做什么,全区上下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勇于创新的作风,创造性地做好了党和人民交付的每一项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如今的东昌府,发展日新月异,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科学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城市逐渐显露出自己的底蕴和灵魂,广大人民群众分享到越来越多的发展成果,同时也在建设家乡的过程中焕发出了更多的精、气、神。
城建靓市 创造百姓幸福生活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老百姓生态优美的居住环境,是他们安居乐业的舒适心境,是他们实实在在的生活。"谈及城建靓市工程,区委书记李小平深有感慨地说。近年来,为拉大城市框架,打造"双百大城市",市委、市政府大手笔推进城市建设,每年都集中实施一大批城建重点项目,作为聊城中心城区的东昌府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作为城建"主战场"的特殊角色。定好位,才能做到位。东昌府区牢固树立"市区一体"的观念,积极参与、全力配合、勇于担当,创造了"城镇化的东昌样板"。
市城建重点项目保障有力。区长孙孟来要求,全区广大机关干部职工,要从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入手,实施城中村改造等城建靓市工程,让辖区百姓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2013年以来,东昌府区用于"五环工程"、二干路、柳园路等市政重点工程征迁工作的总投资累计达38.4亿元,完成征地9000多亩,拆迁近200万平方米。广大干部职工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攻坚克难、奋力突破,圆满完成了各项城建重点工程的征地拆迁,为城建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扫清了障碍;回迁安置房建设高歌猛进。东昌府区把回迁安置房建设当做全区"一号工程",坚持拆掉一个旧村、改善一片民生、打造一个亮点、树立一个口碑的理念,在项目实施前,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动员工作,将棚户区改造的意义、补偿政策、搬迁奖励等入户解释给群众,动之以情,最大限度争取群众理解、支持和配合。目前,31个安置区建设项目已有6个交付使用,安置群众1.5万户,棚户区搬迁改造和安置区建设工作均位居全市第一。去年,《人民日报》头版对我区的棚户区改造的成功经验进行了专门报道,产生了良好反响。
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
助力乡村"蝶变"
"东昌府区的工作做得很踏实。"1月21日,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刘宝莅对我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整体开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城乡环卫一体化是我区环卫史上投入力度最大、设施建设标准最高、产生效益最好的民生工程,农村沿袭了几代人的传统垃圾处置模式被根本性颠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专业化保洁作业,"垃圾围村"现象也将彻底成为历史,这一工程被农民们亲切地称为政府送出的最大"民生蛋糕",必将对农村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远。
如今的东昌府,全区613个行政村已全部实行了环卫市场化托管,建立起"户集、村收、镇运、城区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和长效机制,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广大人民群众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整洁如新的农村面貌,换回了群众如花般的满意笑容,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如潮。
城乡环卫一体化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设幸福美好新家园的重要环节,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我区将此项工作视为全区的重中之重,迅速成立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小平亲自挂帅,区委副书记、区长孙孟来具体指挥,区委常委、副区长刘培国,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丹青靠上抓,并确定了"突出重点、全面铺开、梯次推进、长效管理"的工作思路,打响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一年来,全区共投入资金1.1亿元,出动21万人(次),动用大型机械2.5万台(次);清理农村存量垃圾2600万立方米,拆除各类违章建筑14万平方米,粉刷墙体117万平方米;新增保洁员4000余名,配备垃圾桶1.2万个。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整洁一新的东昌大地,亮了村庄,换了气象,暖了民心,农村环境的巨大改变赢得村民交口称赞。随着城乡环卫一体化走上良性循环轨道,一招棋带来多重效应,村庄环境"蝶变",村民幸福感增强。
改善民生 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一本民生账本,流光溢彩;一张民生答卷,可圈可点。
一年来,东昌府区高度关注民生,以实施民生工程为载体,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根本的利益问题入手,大力改善民生。2014年,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达到15.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比例达到63%。这份成绩单,凝聚着艰辛付出,承载着热心期待,也真实地呈现出东昌府区财政部门的积极作为。
"学有优教"让城乡群众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针对城区学校之间、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在教育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在财力上支持,在政策上扶持,在机制上创新,强力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使教育公平的阳光温暖每个孩子。
"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让百姓生活更安心。积极落实就业扶持政策,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953人,转移农村劳动力9413人;统筹城乡,打造全民新社保。2014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整合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统一参保、统一报销,结束了城乡二元局面,使城乡居民医保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乐有所享"让文化精神根植百姓心田。加快基层公共文化活动服务体系建设,新增农家书屋46家。积极推进群众文艺辅导,"东昌文化大讲堂"免费开展培训及讲座12期,受益群众5000余人次。广泛开展"艺术与群众零距离"村头唱戏、"新农村文艺汇演"和送电影下乡活动,共放映公益电影8000余场,极大丰富了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责任编辑:李鸿杰
![](http://liaocheng.dzwww.com/ad/lcewm.gif)
![](http://liaocheng.dzwww.com/ad/lcrx.gif)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