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新闻 > 东昌府区

道口铺:苏发顺为村民义务写春联46年

来源:大众网   作者:李长振   2015-03-11 15:49:00

关键词:春联 丰年 门第 鸣翠 写书法

2月15日下午,道口铺街道苏楼村农民书画家苏发顺正在挥毫泼墨,给村里的乡亲写春联。春联是过春节必不可少的,每年进入腊月是道口铺街道苏楼村民苏发顺最忙的时候,他要忙着给乡亲们写春联,这一写就是46年,累计免费为村民写春联3万多副。

  大众网聊城3月11日讯(记者李长振 通讯员杨威 李凤国 )"'春染红棉迎旭日,羊衔金穗报丰年',今年羊年,多好的寓意啊!"一位乡亲拿着一副刚写好的春联高兴地说。2月15日下午,道口铺街道苏楼村农民书画家苏发顺正在挥毫泼墨,给村里的乡亲写春联。

  1969年的春节,苏发顺第一次试着给邻居写春联。不料想,他写的春联被贴出后,很快吸引了乡亲们的目光。从开始到现在 46年了,他不但义务为乡亲写春联,而且还自己花钱购买笔墨和纸张。每年要有近600副春联免费送给乡亲,苏发顺用自己的行动给村里的乡亲送上浓浓的节日祝福。

  春联是过春节必不可少的,每年进入腊月是道口铺街道苏楼村民苏发顺最忙的时候,他要忙着给乡亲们写春联,这一写就是46年,累计免费为村民写春联3万多副。

  在苏发顺家不到20平方的房间里,记者看到桌子、椅子上放满了春联。70岁的他正在八仙桌上挥毫书写,旁边放着已经裁好的红纸。几个前来求写春联的村民一边等候,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一副副春联在他的笔下"诞生",整个房间里纸墨飘香。"这几天还不忙,先写一点儿准备着,乡亲们想要的时候随时可以过来拿。"苏发顺说,给乡亲们写春联已经成了过年前的习惯,自己写的春联能得到乡亲们的认可,他十分高兴。

  谈起写书法的经历,苏发顺说,他上小学时就对写字情有独钟,买不起毛笔,就用树枝在地上划。从小学到高中,他的字都被老师当做范本让其他同学观摩学习,他还为班里办起了黑板报,只要每年一进入腊月,他就被调到大队部里去写字,别人越写越累,他却越写越精神。

  "幸福人家勤俭当先、光荣门第拥军为最"这是苏发顺1969年写下的第一副对联。对自己写的第一副春联,记忆犹新,"那时候政治味道特别浓,还有村里张贴的各种标语也是我写。"苏发顺说,每年因为春节、红事,给乡亲们写的对联不少于1000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我们结婚时贴在梳妆台上的对联。"苏发顺的爱人说,后来才知道这是唐诗。苏发顺不好好挣钱过日子,而是每天沉迷于写字,一开始他的爱人很有意见,但她慢慢改变了这种想法。"一过腊月二十三,他就开始亲们写,忙的时候写到晚上两点多。"苏发顺的老伴说,真为他感到心疼。

  "手写的春联就是不一样,看那一笔一画,多有气势,比印刷的强,贴在家里更好看。"拿着写好春联的孙洪颖高兴地说,"俺们村家家户户门上贴的春联都是他写的。"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鸿杰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