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最性感的白手起家女老板
胡敏珊(Christie ),香港香梦地集团(Charmonde Group)总...
-
住建部长的话不可信房价不降
谈及“国五条”调控下的房地产市场,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
-
邹市明职业拳坛首秀八方热评
6日,奥运拳击冠军邹市明在澳门完成了他跨入职业拳坛的...
管庄现象折射出什么?
来源:大众网聊城 作者:王倩 2013-06-30 12:25:00
6月25日,顾官屯中心社区A区内热闹非凡。管庄现象折射出来的理念、作风成了顾官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致胜法宝,有力地推动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新进展。
大众网聊城6月30日讯(记者 王倩 通讯员 李瑞成) 6月25日,顾官屯中心社区A区内热闹非凡。一座座新落成的居住楼,色彩典雅大方,气势清新挺拔。一座刻有"管庄"两个字村碑更是给人以温馨的感觉。
道路旁,花圃里,妇女们有说有笑地栽种着花草;老人带着孩子,或散步赏花,或在健身器器材上锻炼,或说说笑笑,一幅含饴弄孙,天伦共乐的和谐景象。
70岁的吴桂英老人住的楼,卧室、厨房、卫生间布局紧凑、装修考究,新电视、新冰箱、新沙发一应俱全。和城市里没有什么区别。
"我们用老宅换了两座楼房,住得挺宽敞。"吴桂英老人刚搬进新家,嘴上说不习惯,脸上却挂着幸福的笑……
说起搬进新楼的变化,王桂花大娘更是合不拢嘴。"我原来住的是小屋,来3个亲戚就转不开腚,现在你看多宽敞、多亮堂。"让老人最高兴的是他家共分了5套楼,两儿子、两孙子各一套,自己和老伴一套,三代人都有了新楼房,再也不用为住犯愁了。"两个孙子都到结婚的时候了,得盖两处院,现在不用盖了,省多少钱咱不说,不用劳神操心了。"
高兴的不光是老年人,年青人更是感受到生活带来的变化。40多岁的姜善坡多年从事建筑工作,原来住的地方窄、路难走,一碰到下雨天就开不进车,出不去村,很不方便。搬进了新社区,小区的道路很宽阔,还装上了路灯,方便又安全。"社区和新建的幼儿园一墙之隔,路很近,太省心了。"亢立成指着社区西面的在座漂亮的建筑说。
这里的景色让人陶醉,这里的生活图景让人羡慕。
可谁能想到前不久管庄村的老老少少还生活在另外一种图境中?
管庄村,全村373人,138户,村庄小,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是顾官屯有名的穷村子,鲁西化工落户顾官屯后为该村提供了就业岗位,经济条件有了较大提高,但生活居住环境还很落后,全村只有东西走向的3条油路,出行十分不便。
管庄村民没想到生活变化来的这么快,从动迁到选楼不到半年,从选楼到搬入仅用了一个月。管庄村的蜕变之快让人惊讶,变化之大使人震憾,这惊讶和震憾的背后又折射出怎样的发展理念?透露出怎样的为民情怀,引人深思。
管庄现象折射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要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上。"镇党委书记邵良臣说。顾官屯镇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采取"镇企园共建"的模式,以产业化推进工业化,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以城镇化推进现代化,走开"两化互动"共同发展的路子。由政府规划、集团出资对进行社区建设、配套,村民上了楼、有工作,企业项目落了地,小城镇面貌焕然一新,达到了企业、村民、政府都满意。
管庄现象折射出让利于民的发展观。既尊重农民意愿,又能稳步推进城镇化发展,就要给老百姓吃一颗定心丸,让农民分享发展成果。在管庄村搬迁安置过程中,结合管庄村村委会和村民的要求,制定《关于对搬迁入住中心社区的管庄村村民给予照顾的意见》,在物业管理、供气、供水、供暖及村集体购买商用房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的照顾政策,审核安置、照顾人员。在丈量评估、挑选购房、搬迁安置等环节采取奖励措施,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村民管立坡分了两套房子,在行动中表现积极,各环节奖金拿了小五万。
管庄现象折射出公开、公正的工作模式。为推动进程,创新工作模式,按建设安置楼--丈量评估--挑选楼房--结算安置的工作流程,做到流程清晰,公开、公平的原则,把好第一个环节,成立了政策解释组、宣传动员组、资料保存组、奖补结算组、后勤保障组、执法保障组六个工作组,每个小组都由一名科级干部、一名管区书记、一名村干部、一名资料员组成,做到工作组职责分工明确。在每个环节都坚持公示制度,在阳光下动作,增加了透明度,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管庄现象折射出细致、踏实的心系百姓的工作作风。"没有难缠的老百姓,只是我们的工作方法不到位。"镇党委副书记刘志坚的话充分体现了无私的为民情怀。顾官屯的广大干部用行动为这句话做了注脚。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和群众零距离,和百姓面对面,不回避矛盾和问题成了一股工作新风。"你说我什么都行,只要不把我当成敌人。"这是刘志坚挂在嘴边的句话,他凭自己的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化解了一起起矛盾,也结交了一个个朋友。工作人员张丽丽为向一户群众解说丈量政策,熬到晚上10点多,老人热情地给她下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付出的是辛劳,收获的是亲情。干群一家亲,工作能不顺?
管庄现象折射出来的理念、作风成了顾官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致胜法宝,有力地推动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新进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