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大女神黄灿灿爆红 或即将为《
日前,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组将各大高校校花请去现...
-
中国最性感的白手起家女老板
胡敏珊(Christie ),香港香梦地集团(Charmonde Group)总...
-
住建部长的话不可信房价不降
谈及“国五条”调控下的房地产市场,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
世界遗产“烧尸庙”令游客纠结(图)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符永康 2013-09-13 08:13:00
图为9月11日当地丧亲男子按照习俗在河边剃去头发。该庙名为帕斯帕提纳神庙,俗称“烧尸庙”,大约修建于公元400年,是尼泊尔著名的世界遗产之一。” 尼泊尔目前逐渐进入旅游旺季,“烧尸庙”附近的小店每月可赚到5万多尼泊尔卢比(约合500美元),这对于当地人而言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图为9月11日当地丧亲男子按照习俗在河边剃去头发。中新社发 符永康 摄
编者按: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将中国与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等亚洲多国相连,其间蕴育了许多独特的人文、社会现象,见证了地区风云和国际友谊。本社即日起专设“喜马拉雅随笔”栏目,敬请垂注。
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东部巴格马蒂河畔,坐落着一座印度教久负盛名的神庙。它是许多外国游客必访之地,也是许多人不愿甚至不敢长久伫足之处。
该庙名为帕斯帕提纳神庙,俗称“烧尸庙”,大约修建于公元400年,是尼泊尔著名的世界遗产之一。
1600多年来,络绎不绝的印度教徒来到“烧尸庙”,朝拜他们心中伟大的湿婆神。而同时,一代代尼泊尔人也在这里告别人世,在庙前河畔的一堆堆火焰上化作缕缕青烟,其独特的露天火葬,令不少游客感到惊讶、震感和纠结。
11日清晨,42岁的威斯努先生早早地守候在庙门口,开始招揽游客赚取小费。他从小在神庙附近长大,曾是一名画工,后来发现前来游览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便转行做了一名导游,并为此学习了三个月中文。
威斯努说:“对我们本地人来说,河边火葬早已经习惯了,我小女儿每天上学都会路过这里。可是许多外国人的反应有些夸张,有的游客紧张得催着快点离开。”
巴格马蒂河水流缓慢,岸边不时有抬着遗体的送葬人群经过,按照习俗,丧亲家庭的男子会在河边剃去头发。而不远处,就有居民在河边洗衣、沐浴。桥上、路边卧着慵懒的野狗,三五成群的猴子则活跃着蹦来跳去。
在神庙东侧,有一座由古庙改建而成的养老院,老人们在院落中悠闲地聊天、发呆。导游说,他们多为印度教徒,一墙之隔的火葬台将是他们的终老之地。
神庙周围散住着大约300位苦行僧。他们居住在河边低矮的房子或山洞里,当有人造访时,他们会摆成正在修炼的姿势,如果游客要求拍照,则需要捐赠一点钱。
神庙周围还遍布着商店和摊贩,售卖手工艺品、服饰以及宗教用品。一家纪念品商店的老板告诉记者:“游客们喜欢在神庙附近购买手串、手链等,认为具有神圣意义。”
尼泊尔目前逐渐进入旅游旺季,“烧尸庙”附近的小店每月可赚到5万多尼泊尔卢比(约合500美元),这对于当地人而言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许多游客仅能在神庙外围游览,因为帕斯帕提纳神庙只允许印度教徒进入。一位安保人员说,曾经有游客手捧花环和祭拜用品,冒充印度教徒进庙观览,这是极不敬重的行为。
在庙前歇脚时,记者巧遇一位常驻尼泊尔的德国记者,他说:“这个神庙的建筑非常经典,周围有许多值得了解的习俗。因此,每当有朋友来尼泊尔玩,我都会带他们来这里。”他同时坦言:“当然,也有朋友认为围观葬礼有些不合适、不够礼貌,还有人感到不舒服。”
而正如当地导游所说,无论游客们对“烧尸庙”作何感想,都注定是一次难忘的经历。神庙入口的世界遗产纪念碑上写道:“这处遗产具有例外而又普遍的价值,从人类文化的角度视之,值得保护。”(记者 符永康)
责任编辑:周法利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