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广西梧州倾力打造千亿元再生资源产业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张周来   2013-04-01 14:00:00

  在西江上游广西梧州市境内,一个未来超过千亿元产值的再生资源加工产业正在逐渐壮大成型。废铜 、 废 铝 、 废 钢 ; 再 生 铜 、 再 生铝 、 再 生 不 锈 钢 。 一 条 条 产 业 链条,串起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每个环节,最终形成循环往复的闭合曲线,做好循环经济的“加减法”,成为破解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命题,勾画出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

  圈区管理打造南方循环经济新龙头

  2008年5月启动建设的梧州进 口 再 生 资 源 加 工 园 区 , 是 经 国务 院 批 准 的 再 生 资 源 循 环 利 用 示范 园 区 , 以 铜 铝 再 生 资 源 拆 解 加工为主,获批每年进口300万吨再 生 资 源 工 业 废 料 , 拆 解 、 加 工为成品或半成品,大约200万吨/年。

  据介绍,2010年9月28日,广西有色再生金属有限公司在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正式启动30万吨再生铜冶炼工程,2012年11月2日全面竣工投产,仅仅两年时间就建成了目前我国最大的再生铜冶炼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180亿元。

  记者了解到,这个项目到现在共采购了约15万吨废铜料,其中进口约3万多吨。去年试产阶段,共生产出15万吨再生铜,产值已经超过100亿元;今年在原料供应充足情况下预计能全面达产,产量将达到30万吨。

  广西有色再生金属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斌说,除了30万吨再生铜项目已经投产,广西有色在园区内正在加紧推进稀贵金属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项目、20万吨光亮铜杆项目正式开工,30万吨再生铝项目也在筹划中。30万吨再生铜和30万吨再生铝两个深加工项目,不仅每年可为国家节约矿石开采量近7000万吨,还可以带动梧州以及周边地区形成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据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管委会负责人黄梅介绍,园区已经成 为 国 家 进 口 再 生 资 源 “ 圈 区 管理”园区和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对梧州而言,园区对于再生资源产业的龙头压阵地位不言而喻。“根据规划园区每年将拆解300万吨废旧金属,如果实现这一目标并最终达产,缺乏矿产资源的梧州将一跃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国际影响力的再生资源产业高地和循环经济成果转化基地。”梧州市副市长彭建铭说。

  西江畔布下再生资源产业“雁行阵”

  近几年来梧州市对发展再生资源加工产业倾注了不少心血。按照2010年7月出台的《梧州市关于加快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紧紧围绕打响“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这一国家级“圈区管理 ” 试 点 示 范 园 区 品 牌 , 以 创 建“承接东部以铜铝为主的拆解和加工 有 色 金 属 产 业 整 体 转 移 示 范 基地”、“国家级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园区”为目标,加快形成大力发展再生资源的深加工、精加工,提升资源再加工附加值,建立上下游企业相互衔接、共生代谢、环境友好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促进可持续发展。

  “对废弃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的 过 程 , 也 是 拉 长 产 业 链 条 的 过程。”梧州市长洲区区长、园区管委会主任覃震西介绍,目前梧州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共有新盈特钢、丰盈不锈钢、永达钢铁等10多家企业入园,已经初步形成再生不锈钢板重熔-热轧-退火酸洗(半成品)-深加工(冷轧)型材一体化的产业集群区,广西有色金属集团、香港鸿图集团、沃华机械等知名企业都被这道循环经济的“加法题”紧密连在一起,循环经济的理念在这里得以全面体现。

  梧州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徐文伟介绍,目前梧州再生资源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三大板块”布局:一是梧州 进 口 再 生 资 源 加 工 园 区 的 有 色金属拆解及深加工;二是不锈钢产业 园 区 的 将 废 旧 钢 材 再 生 加 工 为不锈钢的产业;三是万秀区东出口工 业 集 中 区 利 用 工 业 边 角 布 料 加工的再生棉纱产业。在万秀区东出口工业集中区,总投资1 .7亿元的年产2 .4万吨再生棉纱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2012年初,梧州市被商务部确定为第3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并提出用5年时间在全市90%以上社区建立规范的回收站点,使90%以上的再生资源进入市场交易,80%以上的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实现回收利用。

  梧 州 市 委 书 记 刘 志 勇 透 露 ,“十二五”期间梧州要力争成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城市。“要把再生资源作为梧州打造西江经济带产业集聚‘雁行阵势’中的第一梯次,以再生铜、再生铝和再生塑料3大原材料为基础,拉动铜塑、铝塑、铝等相关产品产业链,到2015年形成1000亿元以上产值的产业集群。”

  壮大再生资源产业亟须完善外部环境

  国务院关于《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中提到,发展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多次循环利用有色金属,既保护原生矿产资源,又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据黄斌介绍,我国是一个铜矿资源贫乏的国家,自产铜矿只能满足需求的20%-30%,目前我国铜消耗量已经占全球总量的1/5左右,是全球最大的现货铜精矿买家,从这个角度来说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未来大有前途。

  但记者调查获悉,目前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却碰到了若干问题:回收体系不完善、价格倒挂、税负过重、国内外有色再生金属竞争不平等等。

  针对以上问题,广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冯强认为,国家应考虑制定鼓励废金属进口、回收和利用,并对废有色金属进口给予一定幅度的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增强企业在国际废金属市场竞争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龙晓柏等研究人员认为,各地政府应该在现有基础上继续通过设立产业研发基金、提供财政担保、财政返还等措施支持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出台地方性税收优惠政策和融资办法支持本地企业做大再生有色金属回收加工业务,制定更加优惠的财税政策、投融资、土地使用、增值税减免返还等扶持政策,积极鼓励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集聚、做大做强。结合商务部推动的城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推动各地建立再生有色金属回收网络,建设内容包括专业回收站点、专业集散交易市场,形成产业链和物资的集聚;扶持再生有色资源回收龙头企业开展品牌连锁经营,推动产业升级、促进行业上规模、增效益。(记者张周来)

徐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