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抢滩上海 华铁传媒打响2013高铁媒体变革第一枪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2013-04-01 13:50:00

  中新网4月1日电 从无到有,中国高铁用了不到十年时间,“中国速度”的神话,不仅预示着中国大交通运输的建设速度,更是一个时代的来临,一场变革的开始。2013年03月27日,高铁媒体旗舰运营商华铁传媒与中国高铁相关机构、专业媒体调研机构、知名4A广告代理机构以及营销业界知名学者,在上海锦江饭店举办”改变“——“高铁网络互联 渗透创造价值”2013媒体创新营销高峰论坛。共同探讨、解析中国户外媒体市场在2013年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上海铁路局多元投资中心总裁、上海铁路文化广告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CTR市场监测机构研究总监、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金定海、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等出席本次论坛。

  2013是中国消费、媒体市场变化万千的关键时期。数字户外时代的来临,为户外广告提高精准度和影响力扣下了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环。此次论坛以“改变”为主题,从铁路改革、高铁媒体特点、2013年户外媒体发展趋势等多个角度分别展现了中国高铁媒体创新营销的全新思路,同时也是十八年来华铁传媒不断改变,不断突破,实现广告价值渗透与优化的战略方向。

  当前,中国铁路的改革热潮正在持续发酵,中国高铁四纵四横也已兼具雏形,最受关注的长三角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最大地区,作为经济发展主力军这里集中了近半数的全国经济百强县,聚集着超过100亿元的产业园区。而高铁时代的来临,大大拉近了长三角城市的时空距离,加快了城市的融合,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开始迅速聚集形成“虹吸效应”,随着宁杭线 、杭甬线的开通,届时沪宁线、沪杭线将成就长三角地区人们的“同城梦”,中国高铁媒体也将随之在2013户外媒体市场大放异彩,这是改革发展带给中国消费最前沿地带的“改变”。

  2013年,全国铁路投资计划约6500亿元,其中前两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7%。而高铁建设作为铁路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其产生的市场价值和待估收益将不可预估。作为国民交通运输中的主动脉,高铁已不单被作为运输工具,它所附带的经济影响力和推动力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巨大的潜在市场,使得高铁广告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2012年仅高铁广告媒体市场就将贡献高达十亿的收入。华铁传媒作为创立最早的一批铁路传媒企业,至今已有18年的历史,从既有列车到如今的高铁媒体,华铁传媒一路走来稳扎稳打,步步为赢,旗下现拥有中国铁路近70%高铁、动车组列车媒体资源、近90%普速列车媒体资源,直接落地全国5000多个列车站点,年度影响超过6.1亿人次社会精英群体,年覆盖群体总量超16.93亿人次,现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高铁旗舰运营商。

  目前,高铁已经逐步发展为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力,其受众群、承载力、便利度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在2012年12月7日全国高铁、动车组媒体招标会中,华铁传媒更耗资数亿元强强联手北京局、上海局、成都局、广铁集团,一举夺得中国高铁、动车组400多组列车媒体运营权,独家垄断京沪高铁、沪宁高铁、沪杭高铁、合蚌高铁、汉宜高铁、成渝动车、广深港高铁、广深线及上海铁路局、广铁集团、成都局所辖全部高铁媒体资源,同时揽获京广、京哈、哈大、沪汉蓉、郑西、石太、沪浙闽沿海等线路高铁、动车组媒体资源。全面覆盖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成渝四大经济圈,实现高铁、动车组列车媒体全网布局。

  2013年,是华铁传媒转战高铁传媒市场的最为关键的一年,而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高铁经济圈的中心之一,已经成为华铁传媒高铁全网布局的一大主要阵地,结合华铁传媒目前涵盖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成渝经济圈,华铁传媒已经形成围局之势,统领中国一线城

  市的铁路媒体资源,结合原有既有列车,为广告主带来更为全面充满机遇与潜力以及更为精准的广告投放市场。

  铁路广告行业变革已经箭在弦上,而华铁传媒此次以“改变”为主题,率先打响了2013铁路行业变革的第一枪,高铁传媒市场将有什么样的变化,传统媒体与日益增长数字传媒将如何分庭抗礼,如何最大限度挖掘这一市场,在客户与消费者之间形成互动达到预期的广告效果,这些都将是高铁广告市场新一轮的征战的开始!(中新网财经频道)

徐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