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散装香油被指半数以上为勾兑 每斤成本仅4元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庄胜春   2013-05-13 06:49:00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多年以来,有关"香油掺假"的报道一再见诸报端。最新有报道引用业内人士的话说,现在市场上一半的散装香油存在问题,农贸市场和饭店是重灾区。而这一情况的持续,已经影响到了国内芝麻的种植,整个产业链出现危机。

  香油,也叫芝麻油、麻油,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调味品,这么多的假香油为何能够流入市场?

  现在在网上可查到的有关"香油掺假"的报道,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几年前。原本一斤纯芝麻油成本至少在18元之上,但大量流入餐馆和农贸市场的所谓"芝麻油",售价有的甚至低到9、10元钱。

  记者:多少钱一斤?

  老板:16。

  记者:你这怎么这么贵?

  老板:有便宜的,你要便宜的?

  记者:便宜的多少钱?

  老板:便宜的12。

  这是此前记者在河南某蔬菜批发市场以开饭店为由,和一位香油摊摊主的谈话。有商户告诉记者,香油掺假早已是行业里"公开的秘密"。一些便宜的芝麻油大部分是用香精、色拉油勾兑出来的。

  商户:他兑了东西,他兑色了拉油,五块钱一斤。他卖十块。

  还有业内人士透露,所谓现场磨制的小磨坊,实际上早已将掺好的油注入桶内,而出现在超市里的石磨,其实只能磨制芝麻酱,根本没法现场磨制香油。

  商户:瞅不见,他不让你瞅见,早上开始磨,用石磨磨了,磨成浆了,兑了火碱水,开始咣当咣当晃了,晃到晚上才能出油。不是化学东西分离不了,全部是化学东西。

  从食品安全角度来说,掺杂掺假的香油可能影响人体的消化、呼吸系统,还会引起腹泻、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而"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规律更是已经在影响整个芝麻种植行业。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用最廉价的办法炮制"芝麻油",其成本可以控制在每斤4块钱左右,稍有规模的作坊,年利润可以达到六七十万元。所以就有了这么一句顺口溜:"市场丢给掺假的,芝麻扔给做饼的,往外没有出口的,回头没有种地的。"

  屡禁不止的原因就是利润就是钱,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改变一下这种现状呢?近年来,芝麻收购价一直没有大幅提升,农民的种植热情也在下降。有数据显示,我国作为世界四大芝麻产地,近年来进口量正以10%逐年递增。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

  姚景源:食品安全切不可单单看成一个简单的制假售假问题,它要侵害我们整个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机体,我觉得我们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知法。

  由于检测与监管上的难度,问题芝麻油较少被查处,即使查处,也难以达到以儆效尤的效果。对此,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食品专家周应恒建议,国家应该严格规定销售者注明相应油品的成分含量。

  周应恒:标明是调和油这个问题没有,但是我们如果卖的调和油说成芝麻油,只要是无害的话不能说是食品安全问题,这是商家的诚信问题。事实上唯一可能的是通过商家商标和品牌来区分它的质量,要求商家注明里面的含量,那它如果是有欺诈行为,就可以来处理。(中广网北京5月12日消息 记者 庄胜春)

张元亮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