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腾讯创始人陈一丹卸任CAO
本周三(3月20日),腾讯发布消息称,核心创始人陈一丹...
-
苏佩熊:民间抄股高手不惧熊市
苏佩雄:“熊市”、“牛市”都有机会,今年可能有一个小...
-
吴仁宝遗体告别仪式22日举行
记者从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获悉,被称为“天下第一村”的...
新班子选人重视基层历练 履历丰富多获拔擢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马学玲 阚枫 2013-03-22 07:23:00
中新网北京3月21日电 题:新班子选人重视基层历练 履历丰富多获拔擢
中新网记者 马学玲 阚枫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连日来,从中央到地方,省部级高官密集调整。国家主席习近平引此古语,并以自己为例,阐析中国新领导班子的干部遴选机制。
19日,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说,“我在农村干过,担任过大队党支部书记,在县、市、省、中央都工作过。干部有了丰富的基层经历,就能更好树立群众观点,知道国情,知道人民需要什么,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各方面经验和专业知识,增强工作能力和才干。这是做好工作的基本条件。”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名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获任新职,晋身国家领导人。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曾在多地、多个岗位任职,履历丰富。“两会”后展开的省部级官员调整,同样高度重视基层历练。
比如,接替卢展工担任河南省委书记的郭庚茂,曾在河北工作30余年,起初只是一名公社党委副书记。再如,履新青海省委书记的骆惠宁起步于一名炼钢厂工人,曾在安徽工作超30年。另外,升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的刘慧曾是一名工人,30余年来一直在宁夏工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6岁的陆昊此前曾一直在北京市和团中央任职,此次调任黑龙江省委书记,是他仕途中的首次“离京”。在此番人事调整中,与陆昊一样调离北京的,还有多年供职于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国家行政学院的李建华,供职于中央政法委的周本顺,以及供职于国务院研究室的谢伏瞻。
此外,从西藏调任青海省委副书记的郝鹏、从青海调任江西省委书记的强卫等一批干部还获得了省际之间调动的机会。纵观上述人事调整,无论是从中央调任地方,还是省际互动,无疑都着眼于丰富官员的地方履历。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事实上,多年来中共历来重视从基层选拔干部。习近平自己正是中共干部遴选机制的典型案例。从大队党支部书记起步、在农村历练多年的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强调基层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干部“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多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多到发展最困难的地方去打开局面。”
“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履职后,中共自身干部队伍建设的不足该如何变革与创新,是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现在来看,其思路之一就是打造基层经历丰富的人事班底。”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张希贤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解读。
张希贤认为,这一干部遴选机制,可以破解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些现实尴尬:一是改变公务员选拔侧重从“校门-校门”、“校门-机关门”的模式,避免政策制定空疏和执行不到位;二是“减速”干部成长,规避部分干部拔苗助长现象;三是着眼于人们对“空降”干部的微词,平衡中央与地方人事调整利益格局。
“重视拔擢基层经历丰富的官员,更是治国理政的需要。”张希贤指出,在中国,治国理政的重点是大多生活在基层的普通百姓,在国情民情相当复杂的当下,如果执政层没有基层经历和经验,就很难把握群众的动态需求和冷暖疾苦,久而久之会脱离群众。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重视基层经验可谓中国特色干部选拔标准。但随着时代变迁,这一标准也与时俱进,不再是“管农业的就要种过地”,而是在基层经验基础上,还着眼于干部强大的战略思维和浑厚的知识储备以及人文情怀。
张希贤指出,中国要想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须从第一线选拔干部,因为基层干部接地气,在社会中有“根”。此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有与老百姓一起摸爬滚打的经历。他说,“这不仅是一种气概,更需一种务实精神。”(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