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医疗卫生 > 聊城卫生

“打包”使用线条粗,精细管理效率高——聊城预防接种率高达90%以上

来源:大众网   作者:林永海   2015-01-08 11:19:00

关键词:市卫计委;预防接种;公共服务;打包;90%

针对聊城市全程接种率不高这一现状,市卫生计生委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突破传统管理办法的局限性,实行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预防接种项目经费单独列支、根据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考核结果分级拨付的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建立起以信息化管理为基础的免疫规划管理新模式,适龄儿童免疫规划全程接种率高达90%以上,较6月上升了30余个百分点。

  大众网聊城讯(记者 林永海 通讯员 王长新 田冰 路印娟针对聊城市全程接种率不高这一现状,市卫生计生委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突破传统管理办法的局限性,实行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预防接种项目经费单独列支、根据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考核结果分级拨付的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建立起以信息化管理为基础的免疫规划管理新模式,适龄儿童免疫规划全程接种率高达90%以上,较6月上升了30余个百分点。 

  以科学化管理为目标,全面提升免疫规划工作质量。聊城市2009年开始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预防接种经费与其他项目经费一起“打包”拨付,项目打包,每个多少钱,没有标准,预防接种的经费相对减少,对免疫规划工作带来了影响,导致儿童全程接种率不到60%。为此,市卫生计生委在市疾控中心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基础上,于今年5月,市预防接种经费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11.9%的比例单独列支,分级拨付,专款专用。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疾控机构考核,分级拨付,专款专用,全部集中用于预防接种项目工作;强化对乡镇、村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绩效考核,以工作实际和质量定经费支出。进一步提高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效,更好地贯彻了“预防为主”的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 

  以信息化管理为基础,不断创新免疫规划管理模式。聊城市明确各级职责分工,加大信息化管理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医院产科新生儿信息、儿童免疫规划信息两个管理平台,加强信息采集、录入、监测和应用等工作。要求自今年5月1日起,所有新生儿详细信息100%进入系统,所有产科接种点接种信息必须100%进入系统,所有接种门诊接必须种信息必须100%进入系统,所有2008年后出生孩子的接种信息,实现全市儿童免疫规划信息化管理的无缝隙覆盖。紧紧围绕新生儿信息录入、儿童逾期未接种、跨区域接种、接种信息录入、流动儿童管理、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常规查漏补种、IC卡使用管理等重点环节实施精细化管理。同时,充分利用全市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利用短信预约平台、电话预约等方式,积极解决应种未种的难题,努力把按时应种未种现象减低至最少限度。 

  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切实提高疫苗全程接种率一方面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每年组织两次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考核,县(市、区)综合考核每年不少于四次,对于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到位。实行免疫规划“一票否决”制和目标责任制,把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挂钩,作为奖惩依据。对免疫规划工作考核不合格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向当地政府通报。对考核最后一名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疾控中心主要领导要进行约谈;对连续两年免疫规划工作不力,导致疫苗针对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将通报当地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并追究其相应责任。另一方面预防接种经费单独列支后,分为常规补助和绩效补助两部分。常规补助包括常规免疫、补充免疫和应急免疫补助,按照开展预防接种的数量拨付。接种门诊的常规补助标准为每剂次补助5元,其中乡镇、街道接种门诊3元,乡村医生或社区医生2元。产科接种室的每位新生儿免疫常规补助4元,其中建卡费用1元,及时准确录入信息1元,接种卡介苗及乙肝疫苗各1元。常规补助不超过70%,其他的作为绩效补助。绩效补助按照预防接种工作的完成质量进行拨付。 

  以降低传染病发病率为根本,有效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大力实行了帮包制度、定期通报制度、重点乡镇管理、经费拨付挂钩制度、约谈制度和“一票否决”制度“五项制度”;率先在全国出台麻疹、乙脑疫点处置方案,及时、科学、规范处置麻疹、乙脑传染病。这些管理办法,强化常规免疫工作,夯实基层工作基础,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努力降低相应传染病发病率,有效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进一步调动村医和卫生院的两个积极性,聊城市新增加了乡村医生、社区医生和产科接种室的补助,虽然接种疫苗是在乡镇卫生院的接种门诊完成,但需要依靠乡村医生、社区医生去发动和组织。因此,如果一个村有100个孩子,每个孩子接种一次,乡村医生就可以增加200元的收入。相应的,接种的孩子多了,卫生院的收入也会增加。

初审编辑:张元亮
责任编辑:刘彦芬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