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220015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医疗卫生 > 健康要闻

营养师“粽子节”教你健康吃粽子

来源:新华健康   作者:   2015-06-23 08:18:00

关键词:直链淀粉 吃粽子 营养师 糯米 支链淀粉

又逢端午佳节,各种口味的粽子再次活跃在百姓的餐桌上。如果正餐食用,需要减少部分主食的食用量,否则无形中增加的粽子会加重胃肠道消化负担,让人觉得“难以消化”。最好趁热吃,不要直接食用冰箱里直接取出的粽子,老化的淀粉会变得很硬不利于消化。

  又逢端午佳节,各种口味的粽子再次活跃在百姓的餐桌上。那么从营养角度看,粽子的营养如何、什么时候吃、该怎么吃、吃多少合适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医师蔡晶晶为我们一一道来。

 

  食粽子更易升高血糖 

  首先,粽子的主要原料是江米,又叫糯米,一般来说,南方称糯米,而北方叫江米,是家常经常食用的粮食之一。因其香糯黏滑,常被用以制成风味小吃,深受大家喜爱。粽子通常选用圆糯米作为主料,同其他谷类食物一样,其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但是由于它的淀粉结构比起米饭(粳米)的支链淀粉比例要高的多,而通常支链淀粉遇热更易糊化,被消化的效率比直链淀粉要高,因此糯米在易被消化的同时,也更容易升高血糖。

  粽子既可以作为主食成为正餐的一部分,也可以成为茶余饭后的甜点加餐。但是不论是那一餐食用,都应该注意不宜过多。如果正餐食用,需要减少部分主食的食用量,否则无形中增加的粽子会加重胃肠道消化负担,让人觉得“难以消化”。如果作为加餐就更应该注意食用量,否则两个结结实实的大粽子吃下去,相当于吃了一顿饭的热量,不仅增加了代谢负担,还影响了下一顿正餐的食欲,得不偿失。当然睡前不要食用粽子,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不同疾病患者选食粽子要注意 

  面对市面上各种口味的粽子军,我们如何选择呢?当然对于普通人群来说,不论是粗粮口味、红豆口味、红枣口味、又或是鲜肉口味等等,都可以随意选择,最好是多种口味品尝即可,不要因为某种口味特别诱人,就吃起来一发不可收拾。而且最好趁热吃,不要直接食用冰箱里直接取出的粽子,老化的淀粉会变得很硬不利于消化。

  如果是患有不同疾病的患者就需要挑选一下。由于糖尿病患者对碳水化合物比较敏感,糊化的碳水化合物更容易升高血糖,因此不太适合此类病人食用,如果过节确实想吃一个,应尽量避免红枣、豆沙等含糖量更高的粽子。粗粮粽不太适合消化功能欠佳的人群,可能会引起腹胀、腹痛的症状。肉粽多属于高油高盐,同时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不适合血脂、血压异常和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

  作者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医师蔡晶晶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林永海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