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精彩无线

肺属金 金秋养肺正当时

来源:大众网聊城   作者:李金国   2013-09-22 17:20:00

关键词:肺;金秋

导读:健康的饮食习惯才能为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保驾护航,正确的饮食观念也为我们增添了健康的元素。在日常生活中能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是拥有健康身体的关键。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百合食疗方。

    大众网聊城922日讯(实习生 李金国)导读:健康的饮食习惯才能为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保驾护航,正确的饮食观念也为我们增添了健康的元素。在日常生活中能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是拥有健康身体的关键。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百合食疗方。

中医认为,秋燥易伤肺。秋季上市的百合,味甘微苦,性平,功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对肺燥、脾症具有较好的食疗作用,适宜中老年朋友常食。

百合花雪梨汤

       百合花10克,雪梨1个,冰糖适量。将百合用清水浸泡一夜,次日将百合连同清水一起倒入砂锅内,再加半碗清水,煮一个半小时,待百合已烂,纳入去皮核切块之雪梨及冰糖,再煮30分钟即成。可滋阴润肺,适用于肺虚久咳、燥痰咳嗽、胸痛、便秘、尿黄等。

       百合菊花茶

       百合花、杭菊花各5克。放入茶杯中,沖入沸水适量,浸泡1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每日1剂。可疏风散热,润肺止咳,适用于风热感冒、头晕头痛、咳嗽痰少、胸痛等。

       秋食百合滋阴解燥

进入金秋,正是鲜百合上市的季节。百合,属于百合科植物,夏天开花,秋季结实,挖出其鲜茎的鳞叶,即可供食用,又可药用。

中医认为,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二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清热利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肺结核、肺气肿、咽喉炎、胃炎、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等。《神农本草经》记载,百合属百合科的宿根草本,有“主邪气心痛,利于大小便,补中益气”等作用。《本草述》中说:“百合之功,在益气而兼之利气,养正而更能去邪,为渗利和中之美药。”据《中药大辞典》记载:百合性平、味甘微苦,入心、肺经,可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常食百合,可以补肺润燥、健脾开味,补养身体,使人精神焕发,抗拒疲劳。

秋季阳气收敛,阴气滋生,气候凉爽乾燥,燥为秋的主气。按中医理论,秋天与人体肺脏相应,秋燥易伤肺,以致出现皮肤乾裂、口乾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种病症。加上深秋花木凋谢,叶落草枯、睹物伤感,情绪波动,心情烦躁,忧郁不乐。此时如适时调补,可以有效地减轻不适反应。百合就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解秋燥滋润肺阴的佳品。单味百合煎服或与其他药物一併煎服均可。

      润肺药膳

      百合汤  百合100克,糖30克,煎汤,饮汤食百合,早晚2次。有镇静、滋补、润肺、止咳之效。

       百合莲子汤 百合200克,莲子50克,加水适量先煮酥烂,再加冰糖20克,继续以文火煨至黏稠,于睡前服用,可服食数日。有滋养、安心宁神之效。

百合红枣汤 百合100克,赤豆100克,红枣50克,一起水煎煮酥烂,后加白糖,再以文火炖烂,每日早晚各服1次。有补气补血、健脾除湿、养胃强身之效力。对病后馀热未清、脚气浮肿等症有辅助疗效。

      百合汁 新鲜百合捣汁30毫升,加水饮服,连服5~7天。可辅治肺结核咳血。

安五脏治“百合病”

      中医古病名里有叫百合病的,是由于“百脉合病”(整体失调),另又因用中药百合做主药可治疗这种神志恍惚,精神不定的疾病,因而得“百合病”之名。《本草经》说百合:“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即是此意。

      中医药用百合以百合的肉质鳞叶为主。其味甘、微寒,具有养阴润肺、止咳祛痰、清心安神的功效。百合中含有百合?,还能有效的镇静催眠,养心肺之阴提高睡眠状况,减轻失眠带来的痛苦;除此之外百合中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能有效的帮助排毒延缓衰老。

      百合有解郁之功,“郁”和情绪“郁闷”都是指人体堆积起来的邪气,现代人社会竞争激烈压力大,火气压力没有及时消散,就产生“郁”。更年期出现低热失眠,食慾不振,心烦口渴,神疲乏力等症状,来一碗百合粥,可以让人忘却所有的烦恼……

      百合养心肺之阴,又解郁除烦。凡事心情抑郁,或是心难静养,心浮气躁可用百合煮稀粥,百合养阴,米粥益气生津。还可以根据血压问题加芹菜(降压),根据火热问题加苦瓜(清火),根据气虚问题加太子参等等。

 

 

 

初审编辑:张元亮
责任编辑:李鸿杰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