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问聂树斌案,调查9年为何无果
CFP供图 最高人民法院12日公布,根据河北省高级人民...
-
30秒清查老赖存款 损害伦理必须
有消息表示,最高法拟将对外公布执行查控体系,失信老赖...
-
日本右翼抵制朱莉 二战新片《
美国好莱坞影星安吉丽娜·朱莉指导的电影《坚不可摧》即...
全国多地公房管理漏洞重重 房管员倒卖获利千万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何勇海 2014-12-16 08:44:00
伪造租赁合同和工龄,在3年时间“掉包”23套公有住房获利。江苏无锡滨湖区梁溪房管所房管员张永良,利用管理漏洞买卖公房,成为监守自盗的“房耗子”。公房也称公有住房、国有住宅,是中国“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要单位给房”的福利分房时代遗留下来的产物。
原标题:有一种人靠“公房”非法谋利
伪造租赁合同和工龄,在3年时间“掉包”23套公有住房获利。江苏无锡滨湖区梁溪房管所房管员张永良,利用管理漏洞买卖公房,成为监守自盗的“房耗子”。熟悉此案的律师质疑,一个普通房管员能够倒卖价值上千万元的房产,背后是否另有隐情?记者调查发现,全国多地公房管理漏洞重重,一些公房的家底、出租和销售都是“糊涂账”。(《北京青年报》12月15日)
江苏无锡“房耗子”并非个案。据新华社报道,湖北十堰曾发生过一套公房卖二主案件;浙江杭州也曾发生多名工作人员钻公房管理漏洞骗取拆迁补偿款案,还有房管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造成国家重大经济损失。因此,我们今天关注无锡这个“房耗子”,其实是想追问:其他地方还有多少“房耗子”,在悄然吞噬公房这一国有资产?
公房也称公有住房、国有住宅,是中国“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要单位给房”的福利分房时代遗留下来的产物。虽然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便推行了住房商品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公房如今仍存在于一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仅数量庞大,且不少公房地处城市黄金地段,市场价值十分可观。
然而在商品房风起云涌的大潮中,公房监管日渐成房产管理“被遗忘的角落”。除一些公房早已向承租人出售外,有的公房仍是“沉睡”的国有资产,亟待唤醒并解决其产权遗留问题;有些单位的自管公房仍在用于出租,租金收入成了个人或小团体的小金库;房管部门享有所有权,或因单位变迁、团体存废等原因直管的公房,则很容易被监守自盗的“房耗子”吞噬。
这种乱象,就要求对公房予以清理整顿。
首先,要全面梳理、清查各地所有公房的“家底”。当公房“家底”不明,公房的出租和销售等账目,就会是一笔“糊涂账”,原本应有的监督制度就会形同虚设,公房管理与经营的相关人员,就可能利用职务之便,侵吞、骗取巨额国有资产,不仅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还会导致政府的形象受到侵害。
其次,需要弥补公房管理中内外监督缺失的漏洞。公房“家底”摸清之后,还需要在各大媒体公示每一处公房的现状,出售或出租给了谁,具体到门牌号,是私人产权还是公有产权等,都要交待得一清二楚,这才叫将“家底”置于阳光下,便于老百姓监督;对购买公房的私人还要进行“回头查”,按照公房管理相关规定,购买公房的人必须是原承租人,且必须符合购买政策。
最后,要建立责任倒查制度,除了要依法处置“房耗子”,令其将私吞公房“吐”出来,还要对形同虚设的多道审核关予以追责。据说购买公房最少要经过三到五个程序,每道程序都该核对购买公房的承租人底册清单,可是在监守自盗的“房耗子”面前,这些程序都失了灵。(何勇海)
责任编辑:梁建国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