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嘉玲钟丽缇 盘点那些越老越有
把唇妆腮红都淡化,突出浓黑的微烟熏猫眼妆,显得异常妩...
-
苹果正式推送iOS8更新 16GB用户
2、以下语言支持输入预测功能:英文(澳大利亚、加拿大...
-
曝总局封杀劣迹艺人 出轨吸毒嫖
今年以来,娱乐圈的不断爆出各种负面消息。近日,有人爆...
不动产登记提速新设计簿证将试填试用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范辉 2014-09-19 07:35:00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已于9月15日结束。不动产登记局首任局长揭晓,现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司长王广华已正式出任该职务。直到2013年3月28日,国务院 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任务分工的通知》,明确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各项分工和任务,这一工作才全面提速。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已于9月15日结束。据透露,国土资源部目前已初步形成不动产登记簿证样式,将选择若干典型地区对登记簿册进行试填试用,以确保登记簿册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不动产登记局首任局长揭晓,现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司长王广华已正式出任该职务。目前已经有约24个省市成立了不动产统一登记领导小组,相关工作进入提速阶段,部分地区将对新设计的不动产登记簿册进行试填试用。
王广华一直在土地系统工作
根据此前发布的《地籍管理司(不动产登记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该局人员编制为24名。其中司长(不动产登记局局长)1名,不动产登记局常务副局长1名,副司长(不动产登记局副局长)2名,处长6名,副处长3名,其他工作人员11名。
日前,国土部副部长胡存智一行完成对河南土地改革方面工作的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等,还先后到新乡、郑州、鹤壁等地的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调查研究。王广华等随行。
王广华自1983年于北京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土地系统工作。在1992年至2001年的十年间,一直任职于地籍管理部门。2001年11月,由地籍管理司副司长转任国土部信息中心主任。此后的2008年12月,开始担任国土督察武汉局局长。
不动产登记簿证样式已初步形成
随着负责人选的确定,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步伐也在加速。国务院法制办8月15日公布了《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按照日程安排,这次征求意见已于9月15日结束。
就 在最近,国土部在北京召开了一次专家组会议,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就《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讨论,副 部长胡存智出席会议。在场专家表示,在抓紧制定《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同时,要积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加快研究制定配套规章和技术标准。
据参加会议的专家透露,不动产登记局负责人会上表示,在广泛收集、系统研究我国和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不动产登记簿册基础上,经过多次与有关部门和基层实践人员、专家学者研究交流,目前已初步形成不动产登记簿证样式。
据 称,这一簿证总体思路是“一簿多页”,以不动产单元为登记单位,融合了各类登记信息,同时以不动产权利整合为基础,加强关联权利部分的融合。下一步,国土 资源部将广泛征求系统内部、各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同时将选择若干典型地区对登记簿册进行试填试用,以确保登记簿册的实用性和可操作 性。
24个省市成立不动产登记领导小组
初步统计,已经有包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 在内的24个省市启动了不动产统一登记领导小组。以江西为例,江西省国土资源厅9月15日发布通知,要求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实施不动产统一登 记,按照国家的部署和要求,围绕“统一登记机构、统一登记依据、统一登记簿册、统一登记信息平台”,有序推进全省不动产统一登记,2016年全面实施不动 产统一登记。
而根据国土部此前的不动产统一登记时间表,2014年建立统一登记的基础性制度;2015年推进统一登记制度的实施过 渡;2016年全面实施统一登记制度;2018年前,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投入运行,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基本形成。与此同时,不动产立法工作在国家 层面推动。
从2007年物权法颁布时就提出要统一不动产登记制度,但这一事项一直进展缓慢。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各地的不动产产权登 记长期分散于国土、住房、农业、林业等多个部门,标准不一;第二是个人产权所有人不乏藏富心理,不愿把自己的家底暴露。直到2013年3月28日,国务院 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任务分工的通知》,明确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各项分工和任务,这一工作才全面提速。
责任编辑:梁建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