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06官网用户信息遭泄 多家抢
某数据网站用户12月10日晚8点22分发帖称,可下载遭泄露...
-
《美丽俏佳人》女主播王婧涉毒
王婧是江苏无锡人,是著名主持人李静旗下“静家族”代表...
-
墓志铭碑文傻傻分不清 年度十大
不久前,由央视著名主持人毕福剑书写并赠与潘晓婷的题字...
报告建议:从2018年开始延迟退休年龄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李唐宁 方烨 2014-12-26 09:50:00
中国社科院25日发布一份报告,提出了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方案和建议: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至2045年,男性、女性退休年龄同步达到65岁。
中国社科院25日发布一份报告,提出了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方案和建议: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至2045年,男性、女性退休年龄同步达到65岁。
退休年龄延迟是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截至2013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经超过15%,总数超过2亿,65岁以上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10%。到2020年,60岁以上占总人口比例将近19%,65岁以上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近13%。
“德国俾斯麦时期在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时,德国人平均预期寿命大概不足40岁,而当时领取退休金的年龄是60岁,而现在高收入国家预期寿命已经达到将近80岁。”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介绍,中国的退休年龄规定从设立至今一直没有变过,而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也已不符合当前的具体情况。
此外,报告认为,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深刻变化也为延迟退休年龄创造了条件。2007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由前一年的1491万人,大幅下降到894万人,并由此开始了较长时期的单向下降的趋势。劳动力供给已经从无限供给过渡到有限供给的阶段,在人口年龄结构一定的情况下,退休年龄是决定劳动力供给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角度考虑,延迟退休也有必要性。职工养老保险目前是3个在职人员养1个退休人员,到2030年这个比例将变为2:1,人口老龄化相对严重的上海等地区更甚,有专家预测2020年上海可能出现养老金缺口830亿元,相当于财政收入的10%。
决策层透露的信息也显示,延迟退休政策似乎已经进入了“预告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日前也表示,下一步将综合考虑人力资源供需、教育水平、人均预期寿命、基金收支等因素,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改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抚养比。
“要维持退休制度的持续性,就得实施延迟退休年龄的措施,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张车伟介绍,报告中所设计的延迟退休年龄方案的特点主要有三点:一是并轨前行,二是渐进实施,三是弹性机制。
我国如从2018年开始实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延迟退休年龄,第一步要取消工人和干部的区别,然后要逐步取消男女之间的差别。“我们认为女性的延迟退休应该每3年延迟一次,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一岁。到2045年,男女就同时达到了65岁。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男女都是60岁退休,可从2033年开始,也每3年延迟一岁,直到2045年完成和职工退休年龄一样。”张车伟说,“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改革方案对个人、对劳动力市场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冲击非常有限,比较适合我国。”
同时,为了尊重人们对退休年龄的选择权并减少改革的阻力,报告建议中国进行退休年龄改革后也引入弹性机制。以法定退休年龄为基准,规定人们可提前5年退休,也可以高于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养老金标准可适当调整:参考其他国家的弹性年龄设计,可以规定每提前1年退休,基础养老金标准相比正常退休下降1%,提前5年则下降5%;每推迟1年退休,养老金比正常标准上升0.8%,推迟5年则上升4%。同时,可以在退休年龄弹性空间设计上,适当向女性倾斜,即女性的提前退休年龄可以略微宽松。
按上述方案,延迟退休年龄将有效改善职工养老保险的资金平衡状况,有助于减缓城镇工作年龄人口比例下降的速度,增加劳动力供给,还可以增加制度参与者的退休期收入水平和终身收入。
责任编辑:刘彦芬
更多新闻
- 报告建议:从2018年开始延迟退休年龄
- 京东下乡“刷墙” 阿里出国“行善”
- 养老金并轨要以公平为核心
- 农业现代化将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 山东出台25条财经禁令 挪用债务资金等或开除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