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热点关注

驾照“销分”买卖现半公开产业链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李劲峰 李斌 朱峰   2015-01-13 10:59:00

关键词:买卖 分都 顶包 万能驾照 协警

据调查,汪艳违规销除电子警察违法记录2280条,共计7000多分,其中使用一本“万能驾照”就销除违章记录达6522分。记者调查,分贩子主要采取“公开收分”或找内部关系处理等方式,帮违章车主办理违规销分。

  交管人员里应外合 分贩子月入三四万非难事 

 

            资料图片

  武汉市武昌区法院近期审理一起协警受贿案,一位女协警借助一本“万能驾照”,为“分贩子”违规办理车辆违章销分6000多分。此案揭开了交管部门“内鬼”与分贩子内外勾结、大肆违规销分谋利的利益链。

  记者调查发现,自2013年“史上最严交规”实施以来,各地交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打击和防范代替违章处理和驾照分“买卖”。然而,部分地区违规销分现象并未有效遏制,一些负责处理交通违章记录的交警或协警,甚至交警部门负责人,通过各种手法内外勾结谋取私利。

  武汉市武昌区法院近期审理东西湖区交通大队事故处理中队协警汪艳受贿、行贿一案,查明汪艳在2013年6月至10月,利用其负责在窗口受理电子警察违章处理简易程序的职务之便,与社会人员合谋,违规销除违章记录受贿1.1万元。

  据办案人员介绍,汪艳在得知其违法行为暴露后,还向参与调查的东西湖区交警大队两名负责人和一名民警行贿20万元,企图内部从轻处理,逃避法律制裁。最终,法院一审判处汪艳犯行贿罪、受贿罪,执行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

  据调查,汪艳违规销除电子警察违法记录2280条,共计7000多分,其中使用一本“万能驾照”就销除违章记录达6522分。

  据交管部门介绍,在交警违章处理系统后台中,一本驾照处理违章最多扣24分就会被锁定扣留驾照,驾照持有人必须参加科目一和科目三两门考试才能重新获取。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俗称的“万能驾照”是系统漏洞被一些内部人员或代理中介利用,为多台违章车辆无限次扣分,“警务系统多次升级后,此类漏洞已大为减少,但难免还有漏网之鱼”。

  借助“万能驾照”销分,是部分地区驾照违规销分乱象一个较为极端的缩影。记者在北京、湖北、广西等地采访发现,驾照销分买卖已形成半公开的产业链。

  在武汉市汉口双墩车管所,不少人围着记者询问是否要销分。一位中年妇女介绍,本地违章每分65元,外地每分85元,“量大还能优惠,绝对安全可靠”。

  记者在58同城网搜索看到,仅北京市内提供车辆违章处理的销分信息就有数百条,不少分贩子还提供“上门服务”。一位刘姓分贩子告诉记者,车辆违章销分,只需提供车辆行驶证,无论多少分都能销掉,包括需重新学习考试的一次扣满12分违章,“现在业务很多,不愁没客户,每月收入三四万元很轻松”。

  记者调查,分贩子主要采取“公开收分”或找内部关系处理等方式,帮违章车主办理违规销分。

  花钱“收分”为违章车主“填坑”。一位在网上招揽业务的北京“分贩子”介绍,他收到销分需求后,联系卖分人拿驾照和牡丹卡在车管所的违章自助处理机上完成销分,现场付钱,他再找买分车主收费。

  勾结交警盗取驾照信息“顶包”代处理。按规定,使用他人驾照扣分,需驾照持有人现场签字处理。但一些分贩子买通负责窗口处理违章的交警后,省去本人现场签字环节,直接使用他人驾照代扣分,使盗取驾照“顶包”成为违规销分惯用手段。

  买通“一把手”后台直接销违章。还有一些分贩子表示,他们不仅能用别人驾照销分,还能直接从系统后台销掉违章。

  柳州交警部门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当前驾照分买卖难以查禁的原因,一方面是电子眼等非现场执法,很多无法拍摄识别驾驶人,处罚只能“认车不认人”,为他人顶替扣分等违规操作形成空间;另一方面,现在推出的车辆违章自助处理等举措,在便民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分贩子识别和查处的难度。

  “斩断违规销分利益链条,加强内部监管最关键。”广西社科院研究员罗国安说,一些地方在查处内部人员参与销分获利时,只是采取调离岗位、纪律处分,对协警采取罚款辞退等方式,导致“内鬼”违法成本过低,“从严处置参与违规销分的‘内鬼’,才能刹住内外勾结销分生财的歪风”。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彦芬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