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禁供鱼翅燕窝如何令行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
-
山东不明飞行物 多个不明物体犹
据网友观测,山东天空出现多个不明飞行物,画面中,两个...
-
湖北确认嫖娼视频当事人为高院
自7日起,网上开始流传一段视频《网爆湖北法院院长张军...
太平人寿银保联名卡 打造保险直通车
来源:大众网聊城 作者: 2014-03-26 17:36:00
“银行具有网点多的优势,其网点数量远多于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希望能够有效利用银行网点资源,可以让客户能够更为便捷地享受到保险服务。”上述太平人寿人士说。
用银行卡在银行网点直接购买保险已经成为现实。
日前,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与中国工商银行在北京宣布联合推出“工行-太平”联名芯片借记卡。该卡是是工行专门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旗下的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客户量身定制的一款新型金融产品,也是国内首张同时具备金融和银行保险服务功能的全国性联名芯片卡。
这款联名卡除提供工行借记卡全部金融功能外,持卡人可以通过工行网上银行、自助终端、手机银行等多种渠道非常便利地办理保险业务。
借记卡和保险服务两手抓
据介绍,“工行-太平”联名芯片卡分为“中国太平理财金账户卡”和“中国太平灵通卡”两种,均采用PBOC 2.0标准芯片与磁条复合介质。芯片卡带有微晶芯片,大大增加了卡片的信息存储容量,不仅能够实现普通磁条银行卡的所有金融功能,更能够为客户提供脱机交易、非接触式交易、会员管理和积分管理等个性化智能服务。最重要的是,工行-太平联名芯片卡具有工商银行借记卡的全部功能。该卡具有代发工资、消费结算、转账汇款、存取现金、投资理财和电子现金等借记卡功能,可在工商银行、特约单位和银联成员机构等联网终端上使用。
与此同时,如果客户在工商银行柜面激活该联名卡的保险功能后,即可通过工商银行资助终端、工商银行网上银行和中国太平官方网站办理保单信息查询、保单续期缴费、保险信息修改、保险服务预约、电子保单管理、自助购买保险以及公司信息查询等业务,还可以通过其保贷通功能,盘活保险资金,实现随时贷、随时还,实现资金的最有效利用。
今后,中国太平和工行还将根据客户的需求推出持卡人专属金融产品,进一步发挥该卡的优势,例如综合对账,保险投资咨询、第三方特约商户等服务。
客户享受便捷保险服务
“银行具有网点多的优势,其网点数量远多于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希望能够有效利用银行网点资源,可以让客户能够更为便捷地享受到保险服务。”上述太平人寿人士说。
与一般的保险客户不同的是,持有“工行-太平”联名卡的客户如需进行保单保全或保单贷款,不用再去保险公司的客户服务中心,只要就近前往工行网点体验到上述保险服务即可。
作为自助服务的一种电子化媒介,持有该借记卡的客户可通过工行网点柜面、自助终端、网上银行以及手机银行、太平网上营业厅等途径,安全、便捷地管理在太平集团所持有的各类型保单,以及自主地选择、体验各种增值服务。
试水“综合金融服务”模式
事实上,“工行-太平”联名芯片卡在中国太平与工行打造“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方面迈出划时代的一步。
太平金融有关人士说,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逐步成熟发展,金融企业间的竞争也已从单纯的产品战、价格战、服务战,发展到满足客户需求的综合服务能力的竞争。通过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金融服务模式,“一个客户、多样产品、一站式服务”,必然成为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本次“工行-太平”联名芯片卡的发布,迈出了“以客户为中心”综合金融服务模式创新上的第一步,体现出银行与保险双方合作不断深入、加速融合的特点。“工行-太平”联名芯片卡是中国第一张真正具备保险功能的芯片卡。这张芯片卡突破了以往银保联名卡的传统功能,首次实现了银行与保险综合金融服务的整合,是现代信息技术与金融服务高度融合的一次重大创新,对于国内银保行业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来说是一次伟大创举。
早在2011年,太平人寿与工行签署了三年全面业务合作协议,合作范围包括:代理保险业务、银行存款业务、投资理财业务、融资业务、现金管理业务、银行卡业务、电子银行、资产托管业务、企业年金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
据了解,推出联名卡后,太平人寿与工商银行将密切配合,联合开展以“幸福一生”为总冠名的联名卡推广和主题客户服务。由工行负责邀约客户,太平人寿投入资源,与工行“财富文化之旅”紧密结合,借助分层级的差异化主题活动,推广“工行-太平”联名芯片卡,通过开展3000场主题客户服务活动,计划发卡50万张。
责任编辑:刘彦芬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