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635-8800121转601

投稿信箱:dzwlcjzz@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华润电力与华润燃气合并告吹 超六成股东投反对票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   2013-07-23 08:59:00

关键词:华润电力;燃气;股东收益;股东大会;投赞成票

华润进军中上游业务将带来庞大的投资风险,短期只看到摊薄盈利16%的负面效应,合并的长远协同效益难以估计  7月22日午间,港股上市公司华润电力发布公告称,华润电力与华润燃气合并的建议未能“在华润电力的特别股东大会上获得所需的大多数华润电力独立股东的批准”。

  华润进军中上游业务将带来庞大的投资风险,短期只看到摊薄盈利16%的负面效应,合并的长远协同效益难以估计

  7月22日午间,港股上市公司华润电力发布公告称,华润电力与华润燃气合并的建议未能“在华润电力的特别股东大会上获得所需的大多数华润电力独立股东的批准”。公告称,由于该批准是合并计划的先决条件之一,“因此,合并计划将不会进行”。

  合并失败未影响两家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中的表现。截至H股收盘,华润电力大涨5.58%,报收于17.800港元/股;华润燃气上涨2.71%,报收于19.700港元/股。

  今年5月10日,华润电力明确,与华润燃气的合并方案敲定——以每100股华润燃气股票换购97股华润电力股票的代价,完成换股收购。按当天收市时的股价计算,即华润燃气每股收购价为24.64港元,溢价约12.8%。

  当初的计划显示,一旦交易完成,华润燃气成为华润电力的全资附属公司,并从港交所退市;华润电力更名为“华润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成为华润集团公司旗下一家市值高达1700多亿港元的上市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东方日报》5月9日曾援引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的表态预计,两家公司合并为华润能源的事宜“将于今年7-8月完成,且未来华润集团所有能源业务都会注入华润能源”。

  不过,计划没有赶上“变化”。“股东都是想获得收益的,但就目前情况看,华润电力当初报价的吸引力已不复存在。”某券商策略分析师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这是合并失败的直接原因。”

  受举报门等事件影响,华润电力近日在港交所连连下挫。以昨日收盘时的股价计算,华润电力对华润燃气报价的溢价已从当初的12.8%下滑到折让10%左右。

  对此,上述公告称,昨日早间进行的股东特别大会上,只有35.85%股东投赞成票,反对票高达64.15%。且自7月22日起的12个月内,除非执行人员同意,华润电力不得对华润燃气提出要约收购,不得获得华润燃气的任何投票权。

  除了股东收益下降,两家合并后的协同效应并不被投资者看好,这或是计划失败的另一个原因。建银国际昨日称,华润进军中上游业务将带来庞大的投资风险,短期只看到摊薄盈利16%的负面效应,合并的长远协同效益难以估计。花旗也分析,华润电力声称华润能源未来天然气项目的内部回报率(IRR)至少可达15%至18%,“但这难以说服投资者,因为内部回报率对衡量未来利润率帮助不大”。

  中银国际则提到,华润电力“目前牵涉诉讼,相信难以得到监管当局批准”。此前,华润电力6名小股东就2010年初的一起煤炭收购案将华润电力的20位董事告上了香港法院,并将于8月5日开庭。

初审编辑:张元亮
责任编辑:李鸿杰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