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二孩”第一年:聊城现生育高峰 二孩路上有纠结

2016-12-29 17:13: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传胜 李长振 侯晓 袁志威 程洽洽

    大众网记者 王传胜 李长振 侯晓 袁志威 程洽洽

  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正式实施,这就意味着已延续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告终结。“全面二孩”是国家根据国情做出的决策,凸显了全社会的历史担当,对不少家庭来说,无疑是特大利好,但在实施初期,社会管理许多方面难免会迎来压力。聊城“全面二孩”实施第一年,对社会有哪些影响,百姓生活又有哪些变化?大众网记者通过采访调查发现,“全面二孩”实施第一年,既出现了二孩生育高峰期,也出现二孩时代纠结症。

  聊城现二孩生育高峰 医护人员工作量成倍增加

  12月19日下午,大众网记者走访聊城市城区几家医院了解到,各大医院妇产科均出现了二孩生育高峰。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提供的数字显示,该院门诊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均每月都翻了一番,其中35岁以上大龄产妇占7%左右。

  在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大众网记者看到,门诊、超声科、产科、病房等处均出现人头攒动、一派繁忙的景象。

  “上午人更多!”该院一名工作人员告诉大众网记者,这种繁忙景象早已成为医院的日常场景,今年更甚。

  该院围产医学科副主任邢新丽每天坐诊八小时,平均接诊量百名左右,为了把更多时间留给孕妇,她上班期间很少或者说是基本不喝水,就连午饭时间也尽量压缩,甚至午休也没有了。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邢新丽的工作状态在妇产科医护群体中仅仅是个缩影。“我们要争取更多的接诊时间,尽力让每个前来就诊的人满意。”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再加上去年是羊年今年是猴年,受民间风俗影响,很多人把生产计划推迟到了今年,导致各大医院妇产科接诊量陡增,加班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门诊量翻番,而医护人员、床位并未相应增长,于是出现工作量成倍增加、一床难求的局面。

  “二孩时代”带火母婴行业 月子会所、小儿推拿随之兴起

  “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母婴行业的春天也随之而来。

  “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月子服务机构在国内很多大中城市悄然兴起。近年,随着‘二孩’生育红利的放开,月子服务机构呈逐渐壮大之势。”

  12月24日上午,聊城市首家月子中心——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月子中心正式开业,东昌府区副区长郭海英讲话中提到,月子会所逐渐壮大与二孩时代的到来有一定关系。

  全面二孩的落地,对原本医疗资源不充分、不均衡的医疗体系也造成不小的压力,儿科医疗资源和儿科医生匮乏的老问题,在“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后,更加凸显出来。

  除了月子中心,作为中医医疗技术的小儿推拿也逐渐被推广。

  “要不是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我准备在北京扎根。”在北京一家O2O推拿平台做了5年小儿推拿师的曹立新,在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后看到了小儿推拿的未来,于是萌生回聊城家乡自己创业的想法。

  2016年10月,曹立新离开北京回到家乡聊城创业,11月,小店开业。虽然开业不到一个月,但曹立新说,现在能保证每天给五六个小孩推拿。

  集中怀孕使单位工作难以运转 排队怀孕成不成文的规定

  “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网络上就传出为了保障工作有序开展,有些行业就纷纷做出错开生育、排队怀孕的内部规定。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排队怀孕并非是网络上的调侃,聊城有的医院为了让医护人员避开集中怀孕,采取排号的办法,轮到谁,谁才能怀孕。

  一护士告诉大众网记者,她们医院一个科室,几名护士都怀孕、请产假,加上出现二孩生育高峰期,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增加,出现了排不开班的紧急情况,科室险些“瘫痪”。

  “医院采取这一措施来解决问题也是迫不得已。”对于有生育二孩计划的要提前打招呼这一内部规定,虽有些无奈,但护士也表示理解。

  据了解,为了应对二孩生育高峰,不得不采取排号措施的,在医疗、教育等女职工较多的行业,绝不是个别现象,是“全面二孩”政策衍生的单位内部不成文的规定。

  “全面二孩”政策增加家庭烦恼 生不生二孩各种纠结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至今差不多一年,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波生育高峰期刚刚到来。一边是,聊城各大医院产房呈扎堆之势,另一边,不少适龄女性还在各种纠结中。

  生不生二胎?能养得起吗?老大同意吗?会影响工作吗?教育问题咋办?我们的养老问题咋办?对聊城不少女性来说,纠结于是否生二胎,还真不单单是钱的问题。

  纠结一:想生二胎,奶粉钱是很现实的问题

  生二胎,你攒够奶粉钱了吗?夫妻俩收入什么水平?有房贷吗?面对这些现实的经济问题,不少年轻家庭就已经打了退堂鼓。有的当然会硬着头皮生,有的只能选择放弃。

  家住城区的李华女士是一个例子。李华来自农村,文化学历不高,在城区一家超市上班,月收入只有1500元,丈夫在一家企业打工,月收入三千余元。李华一胎是个男孩,今年4岁半。

  作为工薪阶层,李华一家收入水平在聊城算不上中等。全面二孩放开后,李华和丈夫有很强的要二胎的意愿,家人催得也紧。但是,考虑到现有的经济状况,她选择放弃。

  原来,李华还有一项重大开支,每月近两千元的房贷。李华半开玩笑说,如果没有房贷,除去全家日常、老大教育方面等开支,这两千元完全可以应付老二的奶粉钱。

  李华为大众网记者算了一笔账,孩子三岁以前每个月大约需要4至5罐奶粉,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每月大约支出两千元,一年差不多两万元。另外,玩具、衣服、医保、教育等也是不小的开支。

  “真的养不起!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有的是,我认识的有好几个都放弃了。”李华说。

  纠结二:征求老大意见,如果老大不同意该咋办?

  对一些家庭来说,奶粉钱可能不是事儿,家中老大的态度和意见倒成了最头疼的问题。是否要顾及老大的感受?如何安抚老大的情绪?老大的意见是否会起决定作用?老大不同意咋办?

  大众网记者采访部分家庭发现,部分小朋友在面对要不要弟弟妹妹的问题时表现得很冷静,甚至是兴奋和欢迎,另一部分小朋友表现出极强的抗拒心理。尽管不具有普遍性,但着实让有生育二胎意愿的妈妈们挠破了头。

  王静纠结了将近半年时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她和对象马上便有了要二胎的想法。今年7月一天,王静试探性地问六岁的儿子强强,“妈妈给你生个小妹妹,你喜欢不?”

  “不。”强强回答很干脆,简单一个字。在王静看来,儿子是一个很喜欢分享的人,至少和身边的小朋友如此。但在“弟弟妹妹”的问题上,强强的强硬态度着实出乎王静和丈夫的意料。

  从那天起,王静从未在儿子面前提及过这个话题,实际上,她不是不想提,而是不敢提。按照王静的观点,生育二胎必须听听老大的意见。可如何让老大接受?王女士很纠结。

  张玲女士和王静类似。谈到“弟弟妹妹”,老大表现出极强的排斥心理。张玲猜测,正上四年级的儿子可能受了身边同学的影响,因为有一天,儿子向她讲过一件事儿。大致意思是,他的同学在家中经常被姐姐欺负。

  为了打消儿子的排斥心理,张玲和家人没少下了功夫,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掰碎了手指头说,磨破了嘴皮子念,但老大的态度看上去很坚决,“不想要。”

  看来,如何让老大接受二娃,着实难倒了不少家庭。

  纠结三:没时间带孩子,让老人带又担心教育问题

  对于不少职场妈妈来说,还要面对工作和家庭的两难选择。放弃工作,就意味着家庭收入的减半,选择工作,就意味着陪伴孩子的时间变少,还得考虑孩子由谁来带的问题。

  刘丽供职于城区一家企业,在生育二胎的问题上,她曾经纠结过。在家人各种压力下,她选择了要二胎,尽管其本人比较抗拒。眼看临近预产期,刘丽又开始纠结了。

  孩子谁来带?刘丽说,孩子在上幼儿园前,最好由自己带,不希望家中老人来带,因为父辈的思想观念、生活及教育方式等与年轻人有太多的差异,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果自己带,无疑要占用更多工作时间,对于29岁的刘丽来说,当前正处于事业上升期,她担忧自己在公司的发展前景。一番思想斗争过后,刘丽还是打算将孩子交由老人,本人继续投入工作。

  巧合的是,刘丽的同事张玲也即将迎来二孩的降生,兴奋之余,也面临孩子谁来带的两难选择。做全职妈妈?两人显然下不了如此大的决心,两人都属于普通的工薪阶层,放弃工作就等于收入的减少。

  “等把孩子看大,自己就会觉得与社会脱节了,除非从事自由职业或个人创业,这都是不小的挑战,而且还有风险。我现在还年轻,不想放弃进步的机会。”刘丽表示。

  大众网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几位职业女性,半数以上职场妈妈表示,最纠结的倒不是孩子“养不养得起”的问题,而是“谁来带”的问题。“这应该是多数职场妈妈的痛点吧。”

  纠结四:是享受现在?还是放眼将来?

  生育二胎出于何种考虑?

  “都希望儿女双全嘛!”“给老大找个伴,不想让孩子太孤单。”“缓解以后的养老压力,减轻孩子的负担。”大众网记者发现,多数受访女性都提及到养老的问题。她们认为,多一个孩子,固然增加了经济负担,但可以缓解以后的养老压力。

  今年32岁的李倩深有体会,她的父辈姊妹不少,前段时间,奶奶生病住院,子女们纷纷来看望,忙里忙外。“你看看,姊妹多也有好处,你们老了就体会到了。”李倩的母亲这样对她说。

  这句话让李倩陷入纠结中。

  现在的李倩一家的生活还算滋润,她在城区一家公司任行政主管,月薪四千元左右,对象供职于另一家公司,月薪三千元左右,全家经济收入可观,儿子今年7岁,很懂事儿,基本上不用家长操心。

  对李倩小两口来说,生活最困难阶段早已过去,三口之家,幸福无比,基本上每个月都外出旅游。然而,谈及生育二胎,李倩犯嘀咕了,她显然不情愿打破现有的生活状况。

  “多一个孩子,就意味着生活质量要打折扣,毕竟需要经济支出。如果不要呢,可能会增加老大以后的养老负担。以后再说吧。”李倩显然拿不定主意。

  和李倩一样纠结的还有王娜。近半年时间,王娜每次回娘家,都要被父母催问一番。“再要一个吧!这是为你们以后考虑,日子苦点是暂时的。”

  低,全家收入微薄,但还说得过去。王娜本人要二胎的意愿很强烈,但思来想去,决定往后放一放。

  纠结五:担心影响职场发展,部分聊城妈妈不愿生二胎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于职场女性来说,愿不愿意要二孩也成了一个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近日,大众网记者通过采访几位聊城“职场妈妈”们了解到,迫于工作压力,担心职场发展,成了不少聊城“职场妈妈”不愿生育二胎的主要原因。

  最近这一年因为二胎问题,在聊城一家大型企业担任部门负责人的王女士陷入了纠结当中。一方面,二孩政策放开以后,家里人在不断的劝说她尽快给儿子添一个弟弟或妹妹。另一方面,由于自己年初刚刚晋升为部门负责人,她又担心重新经历一遍怀孕养育孩子之后,她辛苦奋斗打下的基础恐怕要拱手让出了,这让她心有不甘。

  王女士告诉大众网记者,虽说她供职于一家知名的大型企业,但由于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企业在主营业务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而她所负责的市场销售部门更是重中之重,这种特殊的工作性质也就决定了出差、加班成为了工作的常态。如今,在完成繁重的工作之余还要照顾已经八岁的儿子已经使得她力不从心。

  “我们每周只休一天,平常晚上加班到九点以后是常态,孩子已经8岁上二年级了,平常孩子的接送就要拜托公公、婆婆,周末加班孩子也经常无人照顾。公公婆婆年纪也大了,还要照顾弟弟、弟媳家的孩子,他们也是分心乏术。请保姆照顾孩子,她和家人也不放心。”王女士说在这样的现实状态下,容不得她再有生育二胎的想法。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与王女士有同样困扰的职场妈妈不在少数。如果说生第一胎时大部分年轻妈妈还只是在新单位刚刚起步,那么如今有了生“二胎”资格的不少职场熟女,已经成长为了单位的中流砥柱,面临着比生一胎更艰难的抉择。

  “开闸”首年生育二孩高峰已过 开始回落慢慢转向平稳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有30多年,今年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首年,对于广大有生育二孩愿望的人们来说终于“开闸”,出现生育高峰也在情理之中。

  东昌府区妇幼保健提供了这么一组数字:今年1月门诊接待量为11066人,35岁以上大龄孕妇为706人,约占6.4%;2月在少了2天的前提下,接诊量达到11931人,35岁以上大龄孕妇达到808人,约占6.7%;3-5月份,总接诊量为43226人,35以上大龄孕妇为3615人,约占8.4%……

  对于这组数字,邢新丽大夫表示,今年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第一年,有生育愿望的大龄女士都想赶早生育,导致今年出现一波生育高峰。就目前来看,这波高峰已经开始回落,渐渐归于平稳,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对于不少大龄女士来说,怀孕并非一件易事,而且风险系数较高,他们在努力了一年时间以后,实在无法完成心愿的人,已开始选择放弃。

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李乐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