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京津冀,聊城将迎来哪些利好?

2016-04-13 09:57:00来源:聊城晚报作者:赵宗锋

  4月7日,2016山东聊城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作为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后举办的第一次重大招商对接活动,聊城此举取得丰硕成果。

  在这次推介对接活动中,我市各级各部门和企业共洽谈项目186个,拟签约项目61个,总投资额511.5亿元,其中合同项目33个,计划投资额276.6亿元;协议项目28个,计划投资额234.9亿元。现场签约的重点项目有26个,总投资额达到326.7亿元。

  在这些看得见的经济增长点之外,融入京津冀带给聊城的利好,还有很多。(记者 赵宗锋 通讯员 王磊)

  看得见的利好

  一次活动“多赢”效果

  鼎晖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合作建设10亿元的医院及医养中心项目;北京市海淀区商委与聊城市农委签订蔬菜联采联购直供直销合作项目协议;中国国电集团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在东昌府区投资40亿元的风力发电项目;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在临清投资30亿元的临清城北水库项目……4月7日举行的这场2016山东聊城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收获的是“真金白银”:现场签约的重点项目26个,总投资额达326.7亿元。

  不仅如此,与会领导专家纷纷为聊城融入京津冀出谋划策,这也为聊城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进一步指引了道路。同时,徐景颜、宋军继等市领导同志对驻京企业和部门单位的诚意拜访,展现了聊城深度融入京津冀的决定和速度,也更坚定了京津冀企业家到聊城投资发展的信心。

  相关人士表示,可以说,这样一次活动,实际上起到了“多赢”的效果。

  沟通中的利好

  基础设施更健全完善

  根据京津冀“十三五”规划,北京将主要疏解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部分教育医疗服务功能和部分行政事业性服务机构。对聊城来说,承接京津冀产业、技术、资本和人才转移,是重中之重,也是发展良机。

  市经济合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聊城来说,融入京津冀,意味着要承接资本、技术、产权、人才、劳动力等要素的优化配置。这对于聊城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也是巨大的利好。

  深度融入京津冀,意味着基础设施未来将更加完善。聊城要想在更高平台上承接首都的功能疏解,就必须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以交通为例,如今,聊城被列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纵贯南北的京九铁路和横跨东西的邯济铁路在聊城交汇,形成“黄金大十字”,青银高速、济聊馆高速和正在建设的青兰、德商高速,构成“丰”字型高速公路体系。十三五期间,郑济高铁建成通车,开工建设京九高铁、聊泰铁路、德郓高速、聊城机场,构建成“米字型”铁路网、“田字型”高速公路网。这所有的动作,都意味着未来聊城和外界,沟通更无阻碍。

  产业中的利好

  转型升级加快创新能力提升

  深度融入京津冀,还意味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

  以有色金属产业为例,在4月7日召开的座谈会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会长文献军就表示,当前,有色金属加工行业正在进行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希望聊城能够发挥在有色金属产业方面的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为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找到切入点。

  不止是有色金属产业,在当前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协同发展城市都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和京津冀对接产业规划,形成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联动机制。

  深度融入京津冀,也意味着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还是以有色金属产业为例,在聊城的“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围绕有色金属加工等八大产业,实施一批精深加工项目,推动产业链延伸,优化产业环节,强化科技研发和技术应用,研制发展高精尖产品。而要实现这些,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融入京津冀,则能较好地实现这些。前一段时间聊城与天津大学等高校实现全面合作,就是希望开展多层次的产学研活动,深化人才培养交流,促进科研成果在聊城的转化。

  不仅如此,有消息显示,今后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力度会不断加大,深度融合京津冀,意味着可以创新与北京的科技合作方式,通过积极促进人才流动、共享科技资源、相互开放重点试验室等方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城市中的利好

  生态环境更好生活质量更优

  在相关人士看来,深度融入京津冀,还意味着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作为一座发展中的城市,聊城的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镇化不断加快。相应地对城镇化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主动融入首都城市群的建设,通过在融入中学习和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和建设能力,加快建设生态环境好、商务成本低、生活质量优的城市,是提高城镇化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一体化的要素市场体系、公共信息共享机制等,能让聊城的城镇化发展少走很多弯路。

  不仅如此,作为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所提到的生态环境治理的协同作战,对于聊城来说,也意味着绿色发展理念的进一步加强,空气污染治理的“一盘棋”。这对于冬天污染指数时不时爆表的聊城来说,也是一大福音。

  深度融入京津冀,还意味着精准扶贫的进一步加快。

  当更多的聊城蔬菜运往京津冀,当更多的京津冀发展项目来到聊城,这实际上也意味着聊城就业门路、岗位和机会的增多,意味着精准扶贫的途径增多。根据聊城的“十三五”规划,到2018年,要使399个省级重点贫困村实现整体脱贫,41万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产业扶贫、企业扶贫等多种形式的扶贫。在京津辐射带动下,通过项目合作、资本嫁接、并购重组等方式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不失为其中一种重要的扶贫路径。

  理念中的利好

  视野和心态都会不一样了

  在诸多“硬件”上的利好之外,采访中,相关人士还表示,融入京津冀,带给聊城的,还会是发展理念和发展节奏上的变化。

  “以前聊城人的性子慢,还有‘慢牵牛’之称,当然这些年,聊城人变了很多。而未来深度融入京津冀,更意味着发展节奏的同步,发展理念和资源配置的一体化,这对于聊城人来说,视野不一样了,心态也就会不一样了。”

  文化厚重、人杰地灵,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物华天宝、产业发达,秀美宜居、养生养心,聊城这些年的变化有目共睹。就像聊城“十三五”规划所说,“十三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实现聊城经济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建设生态幸福聊城具备了较充足的条件。

  而深度融入京津冀,则让聊城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实现着“加速度”。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乐涛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