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回顾
2013年聊城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13项指标全省第一
聊城市市长王忠林在作政府工作报告
大众网聊城1月8日讯(记者 李乐涛)1月8日,聊城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市长王忠林代表聊城市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王忠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为3.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1.5%和13%。王忠林说,全市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有13项指标排在了全省第一位。
关键词:位次
2013年,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4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35.6亿元,增长19.9%,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国税收入完成119.4亿元,入地方库部分增长25.1%,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地税收入完成93.4亿元,增长29%,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7%,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74.5%,提高7.5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全省前进了一个位次。截止2013年年底,全市本外存款、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902亿元、1403亿元。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4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30元,分别增长11.5%和13%。
关键词:“十一”
粮食总产达到115.7亿斤,实现“十一”连丰。瓜菜菌总产达到1554万吨,居全省第一位,莘县被命名为“中国蔬菜第一县”。新增绿色食品认证119个,位居全省第一位。新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0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616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会战全面启动,农业机械化率达到85%。新增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3家,东阿阿胶荣获首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了2个百分点,聊城市再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服务业发展步伐速度快,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旅游总收入增长16.5%;服务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4.7%,对地方财政贡献增长了37.3%。
关键词:城镇化
大力实施“双百”大城市战略,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完成投资921.6亿元,比上年增加了651.6亿元;预计城镇化率达到43%,提高3个百分点。城市发展框架进一步拉开。市城区形成了东昌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四区”竞相发展的格局,环城道路、环城水系、环城林带、环城花带、环城高速“五环聊城”建设全面展开,各县(市)城区框架也明显拉大。城乡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全市棚户区改造征收面积完成1672万平方米,相当于过去10年的总和,居全省第一位。建成保障性住房12760套,完成率居全省第五位。改造农村危房15067户,居全省第一位。中心城区城建重点项目投资完成188.6亿元,比上年增加了86.6亿元,滨河大道全程通车,市体育场和高级工程、高级财经职业学校新校区投入使用,中华水上古城四条大街、市民文化中心等主体工程完工。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变。大力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市新建改建道路238条,新增绿化面积705万平方米,林木绿化率达到34.6%,“平、明、绿、美、净、齐”的特点初步彰显。
关键词:社保
2013年全市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到177.3亿元,占到总支出的68.7%,“八大民生实事”全部落实。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4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30元,分别增长11.5%和13%。
聊城市卫生事业全省一流,是鲁西及周边地区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唯一“双三甲”市,是全省唯一开展农村贫困家庭先心病儿童免费救治的市,县乡医疗机构全部实行了“先诊疗后付费”。 聊城市教育教学改革全省一流,新建乡镇中心幼儿园135个,实现了乡镇(办事处)全覆盖;杜郎口中学、莘县实验小学教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全市高考录取率位居全省上游。
聊城市中心敬老院建设全省一流,“幸福敬老院”创建工作全面完成,新增社会养老床位5520张,全国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推进会在我市召开。就业创业和社保水平明显提高,新增城镇就业6.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5%;城镇医疗保险、新农合补助标准每人每年提高到280元,大病医疗救助比例提高到55%,城市低保标准每人每年提高了300元以上,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提高了400元,市儿童福利院全面建成、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