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李乐涛
编者按:“十三五”开局之年,聊城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心系民生、为民代言,提出的一大批议案、提案,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采纳,也让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变得更加美好。值此2017年聊城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大众网聊城频道推出“建议提案回头看”栏目,陆续刊发报道2016年两会以来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交的建议、提案办理情况,看人大、政协“好声音”如何顺利落地,真正成为社会公众共享共有的福祉。
第53号建议:关于解决城区大班额问题强化相关措施的建议
建议人:人大代表 单海波
大众网记者 王传胜
聊城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单海波提出,解决城区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是市、县两级政府今明两年的重要任务,应进一步强化相关措施。建议由政府牵头,由教育、规划、财政、国土、人社、编制、环保、建设等相关部门组成领导小组,加强协调。一是落实用地问题,确保新建、改扩建学校用地足额到位;二是多渠道筹措资金,特别利用近期农发行和国开行有利政策,确保资金到位,按时完成基建和装备任务;三是加强师资配备和调控,确保补充到位;四是加强招生管理,严防择校现象发生;五是加强学校内涵发展,缩小校际差别,促进均衡发展。
聊城市教育局于2016年9月30日予以答复。答复中提到,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市国土、编制、教育、财政、人社、住建、规划、金融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对解决大班额问题进行周调度、月通报,建立了工作台账和责任追究办法,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
聊城市大班额规划于2015年报省政府备案,一切所需教育用地均尽量予以满足。聊城市国土局对于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的,国土部门将全力保障指标需求;对于不符合规划的新增教育用地,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时进行修改;因特殊原因无法修改的,国土部门将积极配合教育部门进行另行选址。
7月22日,在聊城推进大班额及全面改薄工作会议上,市国土局围绕解决大班额土地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针对土地证办理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此外,积极挖掘城区可利用闲置用房和土地举办教育事业。
大班额工作目前重要、首要工作任务之一,受到了省、市两级各领导的极大重视。经过市领导多方努力,市财政筹集了10亿元资金,基本满足我市在农发行和国开行进行融资贷款的准备金。需各县(市、区)提出申请并准备相应手续取得市级资金支持。同时,最大程度争取减免相关税费。在认真落实山东省财政厅、物价局、教育厅出台的《关于减免中小学校舍建设有关收费的通知》(鲁价费发〔2015〕81号)有关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相关税费,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大减免力度,确保能免则免,应免尽免。
为解决教师短缺的问题,聊城市用足用全政策,认真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有关问题的意见》(鲁政办字〔2016〕56号)文件精神,用足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尽可能地补充教师队伍。加快教师招考工作。推进各县(市、区)加快进度,新增事业编制尽可能向教师倾斜,尽快解决4700多名教师的缺口。合理调整现有教师存量。目前全市小学教师严重缺编,初中教师略有富余,市教育局将出台相关意见,统筹调配教师资源。特别是小学阶段,要培养一专多能的全科教师,用于填充紧缺学科。
做到教师队伍退补相当。省教育厅来聊城调研时明确提出,即使教师超编,也可以根据当年教师退出情况及时补充,做到教师队伍退补相当。
落实“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目前,县域内教师交流可以不办理工作调动手续,教育和人社部门做好备案管理即可。各县充分利用好现有政策,做好统筹协调,确保教师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继续探索合同制教师。在这方面,冠县、莘县作了很好的尝试,推荐其他缺编严重的县(市、区)也采取同样办法补充教师队伍。
另外,聊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严格按照聊城市教育局《关于2016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聊教字〔2016〕55号)执行,严格控制择校。小学择校生,没有升入民办初中的,必须回户籍所在地片区初中入学;初中择校生升高中时不享受指标生待遇,各初中学校要严格控制择校生,讲清政策,在上报新初一学籍时同时上报择校生名单,避免升高中时出现争议,漏报、瞒报、不报的出现问题由该学校承担责任。杜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择校情况发生。
聊城市高中招生工作依照聊城市教育局《关于2016年高中招生工作的意见》(聊教字〔2016〕56号)文件执行,自今年起“全市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统一录取”,在保障广大高一新生的权益的前提下,一次性全额录满,杜绝高中新生择校情况发生。
聊城市教育局在答复中提到,城区大班额问题严重的原因之一就是各县域学生涌入城区寻求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改薄”和义务教育均衡工作是解决大班额问题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同时,继续推进名校带动战略。目前,全市已有153所名校与212所弱校达成托管、带动意向,惠及学生近10万人。通过名校办分校,留住了农村生源,还使城市生源向农村“返流”,有效缓解了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压力,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公平。2016年,进一步推进名校带动战略,全市177所城区中小学每所至少带办一所分校;全市135所乡镇中心小学每所至少托管一所薄弱学校。通过名校办分校工作,至少将有312所最薄弱的农村学校成为名校分校,占全市农村学校的三分之一。
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李乐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