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截图20170526095826.png'

临清架鼓:千年古旋律回荡运河边

2017-05-26 09:55: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侯晓

  编者按

  聊城,地处鲁西平原,毗邻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交界处。代表中国商业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和代表农业文明的黄河在这里交汇,礼乐兴邦的齐鲁文化和慷慨悲歌的燕赵文化在这里交融。

  聊城历史悠久,人文繁盛,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这些人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构筑起这座城市的文化品格。

  聊城以“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而著称。京杭大运河和徒骇河纵贯市区,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环抱古城,、铁塔、山陕会馆、、傅斯年陈列馆、孔繁森纪念馆等闻名海内外的文物单位,似颗颗明珠闪烁于城中湖畔,形成了“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体、交相辉映”的独特城市风貌。

  生活在一座城市,要读懂她的内涵,了解她的故事。聊城,值得我们无限品读。大众网聊城站推出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聊城印记》,在往事中诉说聊城历史,在现实中描绘聊城发展,在历史、现在、未来的穿越交错之间,记录聊城,爱上聊城。

  

洪玉卿老人展示临清架鼓会在各类比赛中取得的荣誉。

  洪玉卿老人展示临清架鼓会在各类比赛中取得的荣誉。

  洪玉卿老人现场献艺。

  临清架鼓会演出剧照。(资料图)

  大众网记者 侯晓

  临清是历史文化名城,悠久深厚的运河文化孕育了众多文化遗产,临清架鼓作为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非遗项目,有着与众不同的魅力。这是一种纯打击乐合奏的形式,其鼓点丰富多变,鼓声洪亮威武,气势磅礴雄伟。

  临清架鼓是旧时临清庙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农历3月30日开始到4月底,此时的临清热闹非凡。庙会期间除了经贸交易和各种祭祀活动,还要举行云龙会、舞狮会、秧歌会、架鼓会等各种精彩活动。

  作为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清架鼓以宏大的气势,震撼的旋律,备受聊城乃至山东省文化界推崇。临清架鼓会作为聊城目前唯一的架鼓爱好者组织,多次参加省内外各种曲艺、传统体育比赛,赢得了多项荣誉。

  演变于战鼓 与两位皇帝都有渊源

  关于临清架鼓的起源,由于考证难度较大,聊城民间和史学界流传众多版本。公认的说法是,临清架鼓由古时的战鼓演变而来。对于临清架鼓的始创年代,显得有些扑朔迷离,大致分两种说法。值得玩味的是,两种说法与古代两位皇帝有关联。

  在临清民间流传这样的说法,1763年,乾隆皇帝乘船沿京杭运河南下,船经临清时,龙旗招,,船上随行者鸣锣击鼓以显龙威。当时的临清码头工人对雄壮的鼓声甚感兴趣,便设法学会了鼓点,并以口模拟鼓点为乐。可以说,这是临清架鼓的雏形。

  在史学界流传这样的说法,临清架鼓起源于东汉的战鼓,在唐代演变成打击乐器。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唐明皇精通音律,喜奏“羯鼓”等乐器。当年,他还曾在宫内组织了一个鼓队,时常演奏。学者经考证认为,当时的“羯鼓”即为后来的架鼓。

  已故临清民间音乐专家程占吉曾说,从驾鼓扁圆的外形看,驾鼓具有战鼓的特征,它的鼓点和声音传递出排兵布阵的信号,并随着时间、场合的不同富有变化,它的演奏方式完全符合打击乐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由此可以断定,驾鼓是由古代战鼓演化而来的。

  依运河而生 临清商业繁盛的鉴证

  临清依河而兴,历经元明清三代,商贾云集,商业繁荣。当时,通过运河流传过来的曲艺音乐种类繁多,架鼓便是其中之一。可以说,临清架鼓是当年临清商业繁盛的一个鉴证。明代大学士李东阳曾赋诗:“千里人家两岸分,层楼高栋入青云。官船贾舶纷纷过,击鼓鸣锣处处闻。”足见当年繁盛的运河风光和锣鼓文化胜景。

  据史料记载,自唐代以来,临清庙宇兴建甚多,尤其是明清时,繁华的临清,庙宇遍布,因此有很多庙会。直到解放前,临清庙宇依然有72座,临清架鼓与庙宇文化也有很密切的联系。

  有庙会的地方便有架鼓会。明清时,临清有南坛奶奶庙鼓会、古迹奶奶庙鼓会、跸霞宫庙鼓会、更道街鼓会等十余家。直到解放前,临清的架鼓会也不少于五家。庙会期间,架鼓会参加庙会的祭祀活动,在商家开业和大户人家婚丧嫁娶时,他们前去提供服务,赚取报酬。因此,早年间,临清架鼓的社会地位比较低。

  据介绍,传统意义上的临清架鼓由鼓、点锣和筛锣三种乐器组成,乐队的组成分为大小两种,大队一般有二十四面鼓,八面点锣、两面筛锣组成,小队一般有八到两面鼓,二到十面点锣,一面筛锣组成。其鼓点丰富多变,声音洪亮威武,是纯正的依运河而生的文化现象。

  致力于传承 让千年古韵世代敲响

  今年70岁的老人洪玉卿是临清架鼓第三代传承人。说到临清架鼓会,洪玉卿老人立刻打开了话匣子。洪玉卿说,民国初年,他的的爷爷,临清架鼓第一代传承人洪鹤龄创办了临清架鼓会。这是临清流传至今唯一没有断代的架鼓会。

  洪玉卿老人介绍说,上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临清庙会众多,临清架鼓可以说经历了一段繁荣。后来,文革时期,临清架鼓遭遇迫害,经历了长达数年的冷封期。洪玉卿不忍心眼睁睁看着临清架鼓消亡。文革刚结束,洪玉卿重整旗鼓,再次成立临清架鼓会。

  临清架鼓会走过百余年,现在拥有四十余名成员。每逢临清的各大庙会来临的时候,就是他们最忙碌和开心的时刻。平日里,每逢周三、周五和周天,临清邮电局大厦是他们固定集合练习和交流的场所,来往市民驻足欣赏,奉上掌声,有兴趣学习的,洪玉卿都免费教授。

  在洪玉卿的带领下,临清架鼓会远去海南、贵州等省份,参加各类全国大赛,斩获荣誉无数,为临清文化争了光。不仅如此,洪玉卿还没有了后继无人的顾虑,因为第四代和第五代传承人都已经确定,都是他的儿孙。“让临清架鼓的声音世世代代敲响,这是我最大的愿望。”洪玉卿说。   

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张令可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