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我们不从善款里动一分一厘
2007年,为了给公益事业“造血”,许利娜凑了3万元,注册了石家庄报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要为企业做网站、营销策划、品牌推广。段非说,这期间,他俩没给自己开工资,当房费和员工工资付不上的时候,还要出去向朋友们借钱。平时两人就是花个饭钱,办公室连办公带住,“睡地板就睡了两年多”。
记者:为什么不抽取善款维持运营?
段非:以前也有网友说,从捐款里面拿一点做办公经费可以理解。我们肯定不会做,因为民间慈善按比例扣除捐款是不合法的;另外,我们也没有公募资格,所以我们也不会号召大家把钱捐给我们。我们不从善款里动一分一厘,一直只想着通过自己创造财富来做公益。
记者:你们办的公司是怎么回事?
段非:2007年开始,我们成立了团队,有了自己的技术和美工,也有不少朋友给我们带来一些生意,这样我们从制作网站中获得了一些收益。但随着做公益耗费越来越多的精力,网站制作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入不敷出,直到最近,实在没有办法维持这个团队和这个公益平台。
记者:关闭网站之前,难道没想过求助吗?
段非:没想过。当时好多网友说,网站已经不是我们两个人的了,是属于社会的,不应该关闭。
但是我们想,坚持了5年没伸手要过钱,网站的美誉度一直很好,一旦求助了,要来钱了,会不会质疑就来了?所以我们就打算去打工赚钱,等有钱了再回来继续做。
记者:不愿求助,为什么后来又接受资助?
段非:石家庄计算机职业学院积极地联系我们、支持我们,确实很意外。对这个我们也有顾虑,担心先关闭再开通会不会被人说成是炒作。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网友要求我们坚持做下去,我们觉得,如果执意关闭,只能说明我们没有勇气也没有真正的爱心把公益做下去。你看这才短短几天,得到的捐助就已经超过1万元了。现在我们只想帮助更多的人。
记者:你们还欠着那么多债,打算怎么还?
段非:前几天有一个北京的企业家打电话来,说要帮我们还债。其实我们一直没有奢望过有人会帮我们承担这个。
目前我们做公益的成本已经大大降低,因为学院给我们提供了两居室的宿舍、单独的办公场地,还配了一辆面包车,网站技术支持以后也是学院师生来负责。此外,我们在学校兼职做德育老师还有工资,挣来的钱我们可以省吃俭用,一点一点拿出来还债。
背景
民间慈善要量力而行
上个礼拜,段非和徐利娜忙于搬家,直到周日晚上还在路上奔波。因为上网不是很方便,网站更新有点慢,但是线下的活动没落下太多,也联系了几次捐助。同时,他们也接到了很多网友的电话,有表示支持的,也有想做民间慈善来取经的。
记者:报恩网险些死掉,这段时间有过反思吗?
段非:到现在,有人认为我们失败了,我不觉得,我认为报恩网算是不错,因为坚持下来了。和我们一起做公益、以前跟我们互换链接的网站,已经死掉一大批了,好多是运营一年就关闭了。
现在我们有一批捐赠者,还有一批认为找到我们就找到希望的求助者,看到这些我们觉得自己很有价值。
记者:做草根慈善,对后来者有什么建议?
段非:涉足民间慈善,千万不要想着做起来就有人支持你。有人认为做公益一定有人支持,这个真是不一定。别人通过你的平台可以帮助他人,但是不一定帮得了这个平台。所以一定得根据自己的条件来。要么是兼职去做,利用休息时间,有多大力使多大力;如果全职做,就得有创造收益的能力。
更要注意的是,一旦民间慈善拿出善款来维护平台,很快就会被口水淹没,信誉下降,就不会有人再通过这个平台来捐助,你做慈善的心就被人家打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