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聊城 |山东 |国内 |国际 |体育 |财经 |娱乐 |女性 |汽车 |房产 |时政 |民生 |经济 |社会 |图说聊城 |论坛

您的位置: 国内新闻

站内搜索:
台湾塑化剂风波升级 风暴冲击可能持续整个夏季

作 者:闫磊 路茜文 李觅 来 源:经济参考报 2011-06-03 07:27:00

  两岸对于添加剂布控仍存较大难度

  乐购(上海)公司副总裁庄南滨说,台湾公布的受影响产品,不仅仅是“悦式运动饮料”一种,还涉及果汁、奶茶、果酱、胶原蛋白等10多类食品,涉及厂商超过100家,问题添加剂还可能通过“原料流出、食品流入”的方式,从世界各地进入大陆或台湾市场,因此两岸对于添加剂的“足迹”布控存在较大难度。

  在台湾发现含有“塑化剂”食品的消息传出后,两岸相关机构根据《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迅速采取措施,包括紧急交换信息,暂停生产、输出相关产品,及时下架、召回相关产品,核实、发布信息并相互通报等。上海市台湾研究会常务理事金雷认为,此次两岸检验检疫、工商等部门,迅速及时互通信息、协同配合处置“塑化剂”问题食品,显示出两岸两会复谈后签订协议的积极效应。不过专家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内,问题添加剂或成为困扰两岸食品安全的“要害”问题。

  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 C FA )的签订,两岸贸易往来日益密切,有关专家呼吁应建立两岸食品安全联防机制,共同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对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教授高彦明认为,这种提法有其建设性,但进口食品的安全问题不仅仅涉及台湾。“从根本上讲,我国应该设立一套完善的进口商品安全法规,弥补目前的监管漏洞,”他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乐购(上海)公司副总裁庄南滨说,台湾公布的受影响产品,不仅仅是“悦式运动饮料”一种,还涉及果汁、奶茶、果酱、胶原蛋白等10多类食品,涉及厂商超过100家,问题添加剂还可能通过“原料流出、食品流入”的方式,从世界各地进入大陆或台湾市场,因此两岸对于添加剂的“足迹”布控存在较大难度。

  台湾第三方检验检疫机构暐凯国际检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中平说,台湾问题产品波及上海等大陆城市,表明两岸关系日益密切,食品安全“联防”的必要性也大大增加,需进一步探索完善《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

  何中平说,在处理“塑化剂”问题方面,目前两岸仅完成了一半的任务,因为相关协议还前瞻性地提出了“提供事件原因分析及改善计划,督促责任人妥善处理纠纷并就确保受害人权益给予积极协助,双方即时相互通报有关责任查处情况”等要求。

  正在大陆进行农技推广的台湾鹏景集团董事长王仲鹏说,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后,两岸基本可以保证快速查控“嫌疑产品”,但要进一步提供事件原因分析及改善计划、确保受害者维权等仍缺少配套机制,两岸相关机构可借处理“塑化剂”问题加快磨合,有效执行协议规定内容。

  上海克莉斯汀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台商罗田罗田安认为,下一轮针对“塑化剂”的两岸联合防控可率先提倡企业自查,特别是发挥台商维护台湾原料和产品声誉的主动性,在台资企业开展试点。

  金雷建议,采取措施避免“塑化剂”问题影响两岸经贸正常往来,尤其是影响台湾农产品和食品出口大陆。今后宜加强两岸间在食品添加剂问题上的互信,适当公开原料添加配方,深化两岸食品安全“联防”。

  另外,在台湾“塑化剂”问题暴露之前,大陆今年以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已是风波不断。因此有专家呼吁应当尽快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韩永斌教授认为,目前机制建立的最大障碍是政府质检部门和高校研究机构的严重脱节。

  “实际上,我们高校在相关食品安全领域的很多研究成果都已经超前,”韩教授说。他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早在很多食品安全问题暴露之前,相关研究机构的报告就已经显示包括三聚氰胺、“塑化剂”等在内的物质都属于不可食用范畴。

  “而政府监管部门则是在事件发生之后才将其列入非食品添加剂名单”,他说。“当然,我们的事后补救机制还是比较及时的。但如果能够在问题暴露之前就和相关学术研究机构配合,明确各类可以添加和禁止添加的物质,则可以防患于未然,”韩教授指出。

  至于如何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韩教授建议应由相关部门在国家层面加以设计,把监管部门和学术机构同时纳入,双方信息共享。监管部门在总结、帮助学术机构转化研究成果的同时,还应根据研究成果,及时更新和公布不可食用的物质名单,并提供相应的检测办法,有助于尽早发现问题。

编辑: 刘宇

 

聊城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聊城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聊城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聊城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聊城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聊城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聊城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聊城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美研制“隐身制服” 士兵有望成“变色龙”
· 蛙人潜百年堰塞湖探宝
· 2009年第一个“麦田怪圈”惊现英国
· 贵州雷山遭强降雨 山洪冲断公路
· 李荣融再谈国企高管薪酬 如何看待“肥猫”现象
· 金融危机悄然改变日政治版图
运菜车侧翻 驾驶...
预防传染病常识...
大货车满载钢材...
“迎全运”女子...
下水道卡住玩童...
省第四届传统武...
700台收割机出征...
夏季宣交通安全
聊城 聊城新闻 聊城大众网 中国聊城 聊城新闻网 聊城综合门户网站 中国聊城 聊城新闻网 聊城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大众网聊城站 liaocheng.dzwww.com E-mail:gaoxiang@dzwww.com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
Copyright (C) 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