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富:
一元钱能不能卖?
商户:
不能再少了。
赵金富:
没有办法少了。
解说:
为了一颗小白菜,这已经是校长赵金富第七次跟摊主讨价了,自带土称,每买一样都认真核对斤两,超过百元的价格还必须要记下摊主电话,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学校寄宿生82人,能够享受一补经费的名额却只有50个。赵校长希望说服家长们能把50孩子的钱,平摊给82个学生共同享用,然而说服家长并不轻松。
赵金富:
不同意,坚决不同意,既然他的名额,他要全额享受。我们这个地方比较偏僻,很多孩子到这里上学要走五千米的山路,非常的劳累。其实他们的贫困也差不多。最后给他们多次讲,做他们的工作,还是大家拿来共用,大家支配,接受家长监督和村委会的监督。
主持人:
看到一些地方的孩子们吃饭的问题有所改善,我们感到欣慰的同时,看到他们彼此的谦让,还是会感到心酸。
今天我们演播室请到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先生,欢迎您。同时卢先生还有一个身份,我们也介绍一下,他是贫困地区寄宿制学校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组的组长。通过您这个身份,其实带来一个问题,为什么贫困地区寄宿制的孩子们是营养缺乏的比较重的一个人群?
卢迈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
首先非常感谢中央电视台对这个问题持续的关注,今年是中国学生营养日第十年,但是今年才是第一年我们来认真地考虑西部贫困学生的营养。现在我们的口号叫“全面均衡适量”,而今天我们面对着这些孩子,应该说是要首先一步做到全面、均衡、足量,要让他们吃饱。
西部地区的孩子,到底有多少是现在这种情况?我们做过12个学校的调查,刚才你说的课题组,就是基金会的一个课题。那么在4个省区所做的情况结果是这个热量在三个省区,只能够满足他们的60%几,70%多的孩子上课有饥饿感,这种情况不是个别。
主持人:
这还仅仅是热量方面缺乏的问题,更多还有其他细分的营养?
卢迈:
维生素、各种微量元素都是极其缺乏的。首先第一步先让他吃饱,第二步让他营养均衡、全面。现在我看,经过了地方政府,经过了非政府组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现在在电视台报道过的地方,已经有了可喜的变化,我们期待着更大的变化。
主持人:
但您这个强调很重要,有报道的地方变化是比较显著的。
卢迈:
是,我们也有信息,有些地方,我们调查的地方营养没有解决,但是因为没有报道,所以没有说到他。
主持人:
通常我们说孩子的营养问题应该在家庭内部解决的,为什么在这个贫困地区,很多家庭除了经济上不能够承担之外,我们也特别强调,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要解决的问题,为什么?
卢迈:
对,我们大家的观念一般都说,家里生活条件好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但是情况上是这样的,就是在贫困的家庭,他们很难说,拿出很多钱来给孩子,让他去吃饭。如果吃饭,要像现在交钱,一个孩子要八百、一千块钱,在这些贫困地区人均收入就是一两千块钱现金,占它一半,根本做不到。
我们说这个问题应该从这个角度看,第一关系孩子的健康成长,营养不够,身高、体重各方面生长迟缓,以后没有足够的劳动能力,学习成绩赶不上,上学的兴趣不足。
第二,营养的问题突出地显示了我们国家地区之间的差别,这个社会不同收入阶层的差别。现在在大城市,根据疾控中心的研究,大城市营养不良导致生长迟缓的比例低于1%,这是发达国家的水平,欧洲发达国家水平。而在西部贫困的农村,尤其是西南,40%的孩子是属于生长迟缓,那么这是什么水平呢?这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水平,老挝、柬埔寨。在我们一个国家中同时存在着这样明显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在吃饭这个问题上是集中体现了。
主持人:
从短期来看的话,一个孩子的营养不足可能是一个孩子的健康,或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而如果是更大面积、更大群体的孩子营养不足,关系到又是一个什么样的长远问题?
卢迈:
你提到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国家的未来的发展总是要从低技术、简单劳动,要向产业链的上端去转移,那么在这个过程里头,要求劳动力素质必须不断提高,才能满足这个需要。那么我们现在是50%的孩子是在农村,他们在未来十年的就业岗位上,将要承担起他们的责任。中国的孩子现在的数量已经降到了16%,未来这个比例还会降低。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就有赖于每一个孩子他们的身体素质。中国未来的希望,不只是在城市孩子,而且是在这些农村孩子身上,在每一个孩子身上。
那么我们就觉得现在的认识必须把儿童营养问题,今天是学生营养日,把这个问题上升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上来认识,把它放在像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这个水平上来认识。保证每一个孩子的营养,这才是我们国家未来希望所在。
主持人:
所以这也真切地告诉我们,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意味着我们要做一些什么。找到问题之后,稍候我们要来探讨解决之道在哪儿。
(播放短片)
字幕提示:
贵州罗甸县
他们,第一次吃到了由学校厨师做的饭菜,从而结束了由自己生火做饭的历史。
记者:
学校做的饭好不好吃?
王享美:
好吃。
记者:
这里面有没有肉,今天吃到肉没有?
王享美:
吃到了。
字幕提示:
青海乐都县
他们,第一次在新建成的学校食堂里,吃到了热腾腾的米饭。
记者:
在食堂里吃饭好不好?
马场乡中心学校学生:
好。
记者:
好不好吃?
马场乡中心学校学生:
好吃。
记者:
以前在学校吃到米饭了吗?
马场乡中心学校学生:
没有。
记者:
这是第一次吃?
马场乡中心学校学生:
嗯。
记者:
什么感觉?
马场乡中心学校学生:
温暖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