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醒抚河决堤教训
采访中,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表示,6月23日~26日出现的强降雨过程在降雨极值上将不会超过此前,但从含水量来讲,前期的降雨已经使得土壤饱和,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范围继续有降水过程,尽管降雨量可能有所减少,但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
他预计,6月26日以后,随着雨带北抬至长江中下游、江淮一带,再出现维持在江南、华南地区的强降雨可能性并不是很大。据其称,作出该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多年来雨带移动的规律,“但也不排除再出现异常的情况。”
“一般来说,汛情的大小和雨带位置、降雨强度、一段时间内累计降水量等因素有关。不同的雨带引起的灾害程度并不相同。”何立富认为,1998年汛期,雨带主要位于长江中下游,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对长江以及一些大江大河流域的影响非常大。而今年的雨带则在江南华南一带,主要影响的是一些支流、干流、水库、大坝等。因此,不能就此推论今年会出现1998年那样的洪涝灾害。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水资源研究所严登华教授认为,今年南方地区的持续降雨与1998年的洪涝灾害不同,1998年发生的是流域性的洪灾,今年是局部地区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偏多,“但江西抚河干流唱凯堤决堤值得有关部门深刻反思。”
据介绍,抚河是鄱阳湖水系的主要河流之一,抚河唱凯堤是江西10万亩重点圩堤之一,保护面积100.65平方公里,保护耕地12.29万亩,保护人口14.43万人。
严登华认为,抚河干流决堤至少有4个问题值得反思:首先就是应急预案做得不好。6月21日傍晚破堤,22日才有6艘冲锋舟救援,而受唱凯堤决口威胁的群众有十万之众;其次是对防洪设施的动态检测不过关,未能提前做好主要险工险段的除险加固;再者是气象预报和洪水预警预报没有协调好,未能较好预报洪水过程及洪水灾害,更未能做好防洪调度,如提前腾空水库,制定蓄滞洪区的调度方案等;第四是对支流、干流防洪工程建设重视不够。
他认为,1998年大洪水过后,各地都加强了对大江大河的堤防除险加固,干流的防洪体系已基本建立;但对支流缺失完整的防洪体系,现有防洪工程老化严重,防洪标准和防洪能力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