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轮强降雨的根源
针对近期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的多次强降雨灾害天气过程,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分析认为,产生强降雨应同时具备水汽充足和气流复合上升运动两个条件。就目前来看,我国南方地区水汽含量很高。由于西南暖湿气流较强,将来自南海、中南半岛、孟加拉湾的水汽自西向东输送到江南、华南一带,为南方地区提供了更加充足的水汽。与此同时,来自北方的偏东北气流与西南暖湿气流冲撞,冷暖交汇势力较强,引起气流复合上升运动。两个条件同时具备,导致降雨强度很大并且主要集中在广西北部、江南一带。
据陈振林介绍,5月5日以来赣、闽、粤、湘部分地区降水明显偏多。江南大部、华南北部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成以上,其中江西大部、福建西北部、广东北部、湖南南部的部分地区偏多5成至1倍。江南、华南主要多雨区(雨量大于400毫米区域)平均降雨量达587.8毫米,降雨量之多为历史同期第一位。
陈振林告诉本刊记者,6月18日至21日这一轮强降雨过程具有暴雨区域集中、累计雨量大、降雨强度强、次生灾害重等特点。他解释说,此次强降雨过程主要集中在湖南北部和东南部、江西中北部、福建北部、广西北部,强降雨中心主要位于江西中北部地区。
特别是6月19日至20日,江西省有26个县市出现大暴雨,资溪、余江、南昌、崇仁等7个县市出现特大暴雨,日雨量达大暴雨、特大暴雨的站数均创历史极值,是江西有完整气象资料以来最强的暴雨过程。另外,气象卫星水情遥感监测显示,鄱阳湖水体面积较去年同期面积偏大30%以上;洞庭湖水体面积较去年同期偏大近15%。
从洪水规律看,目前淮河及其以南地区已经全面进入主汛期,北方地区也即将进入主汛期,全国防汛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和紧要关头。前期我国南方大部多次发生暴雨和特大暴雨,江河底水高,后期一旦发生大范围持续强降雨,大江大河不排除有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根据预测分析,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防汛抗洪和减灾救灾形势十分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