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抓住最后的机会没想到栽了
2008年10月,拆迁工作接近尾声,卞国龙决定抓住“最后的机会”。他以结算经济开发区红旗路西沿、广东路段土地拆迁补偿费用的名义,制作了220多万元的假报账手续,并把拆迁补偿款领条报到了经济开发区。但这次没有前两次那么幸运,还没等到报账完,卞国龙就栽了。
2009年6月,卞国龙被射阳县检察院立案侦查。初查情况让办案检察官大吃一惊,重复报账的有100多笔、虚报冒领的有30多笔,涉案总额达到200多万元。因案情重大,该案在2009年8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为挂牌督办案件。
很快,卞国龙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巨额拆迁补偿款的犯罪事实被查清。经查,他在短短4年多时间里,竟然贪污拆迁补偿款270多万元!
到目前为止,射阳县检察院从卞国龙贪污案入手,已立案侦查拆迁领域贪污贿赂案件5件6人。除卞国龙被判刑外,其他案件全部侦查终结,进入诉讼环节。
如果审核把关时严一点……
办案检察官说,卞国龙的贪污手法一点也不高明,甚至有些拙劣,但他的几次报账竟然一路绿灯,而且数额巨大,这不得不令人深思。归案后,卞国龙说,有段时间他害怕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害怕别人问他报账的事情。可见,卞国龙是心虚的。或许,只要经济开发区定期对拆迁账目进行审计,领导在签字的时候把关严一点,卞国龙等人就不会这样张狂,也就不会有这件被高检院督办的重大案件了。
失去监督的权力往往会走向疯狂,失去理智的冲动常常造成长久的悔恨。卞国龙已经为自己的犯罪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案件带给人们的思考却没有结束。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如何整顿和规范拆迁市场秩序,保障政府投入资金安全,实现公权力公正廉洁高效运行,是有关部门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