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聊城 |山东 |国内 |国际 |体育 |财经 |娱乐 |女性 |汽车 |房产 |时政 |民生 |经济 |社会 |图说聊城 |论坛

您的位置: 国内新闻

站内搜索:
驻京办撤离现状调查:部分县市机构改名后驻留

作 者: 来 源:综合 2010-04-20 10:35:00

  背景资料:驻京办的历史

  著名历史学家、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孙立群认指出,历朝历代都曾有过类似驻京办的机构,名称虽不同,但职能类似。

  秦汉发轫,以邸为名

  秦时在京城设“邸”,本为归降的少数民族首领及少数民族地区官员来京时居住。渐渐因为实际需要,少数民族就在邸内派驻了常驻代表。这大约是驻京办最早的雏形。汉代,诸侯王觐见,“邸”再次发挥作用,当时汉朝京城,就有“赵邸”“代邸”“燕邸”“齐邸”等诸多国邸。

  郡邸建立,跑官伊始

  汉朝还设郡邸,用于接待进京递送公文的官吏、赴任前进京上任的地方官、选送孝廉、秀才的官员。郡邸里的常驻人员,通常由地方派出,可以说是最早的驻京办人员。

  郡邸有时也会接待同乡。有些同乡来京,无非是为了讨生活、讨官。开进京跑官先河的,就是汉朝名人朱买臣。朱买臣上京谋职,盘缠用完,只好赖在郡邸蹭吃喝。后来,朱买臣的同乡严助受皇帝宠幸,受严助推荐,朱买臣当上了会稽太守。

  唐宋兴盛,孕育新闻

  唐朝初期,仍沿用“邸”制,全国州一级以上的地方政府,都向京城派办事处。州一级的称州邸,道一级的称留邸。唐中期以后,留邸改为上都进奏院,简称进奏院。进奏院一方面向地方通报宫廷内情及朝廷百官和地方奏折内容,另一方面,也负责监视本地官员在京活动。中国最开始的时政报纸“邸报”正是出现于唐朝。州邸和留邸通过邸报向地方长官通报朝廷最新情况。

  进奏院在唐宋两代开始成为地方官员与京官和京城名士的社交场合,宋代就出现过以惩治腐败为名,打击在进奏院内集会的士人的情况。

  明清会馆,北漂据点

  明朝时有了“驻京办”性质的“会馆”。会馆乃一种民间机构,以同乡会形式组织。同时也是地方大员派幕僚、下属进京长期打探消息,或者让自己在京的关系网向自己通报京城情况,打通与朝廷各种关系的地方。

  最早的会馆建立于明永乐时代,是芜湖会馆。清代中叶以后,会馆达到鼎盛。一份1912年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共有会馆486家,江西最多,安徽第二,为37家。会馆与政治的联系也更紧密。(周怀宗)

编辑: lbc

 

聊城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聊城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聊城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聊城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聊城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聊城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聊城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聊城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美研制“隐身制服” 士兵有望成“变色龙”
· 蛙人潜百年堰塞湖探宝
· 2009年第一个“麦田怪圈”惊现英国
· 贵州雷山遭强降雨 山洪冲断公路
· 李荣融再谈国企高管薪酬 如何看待“肥猫”现象
· 金融危机悄然改变日政治版图
运菜车侧翻 驾驶...
预防传染病常识...
大货车满载钢材...
“迎全运”女子...
下水道卡住玩童...
省第四届传统武...
700台收割机出征...
夏季宣交通安全
聊城 聊城新闻 聊城大众网 中国聊城 聊城新闻网 聊城综合门户网站 中国聊城 聊城新闻网 聊城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大众网聊城站 liaocheng.dzwww.com E-mail:gaoxiang@dzwww.com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
Copyright (C) 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