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赵志鹏
责任编辑:李兆辉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常明清 聊城报道
12月13日上午,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投资项目审批科科长徐元婷出席发布会并介绍实施环评“打捆”审批的相关情况。
徐元婷介绍,环境影响评价是项目落地的必备环节,其程序复杂、耗时较长、成本较高。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加剧,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增多、压力加大,助企纾困成为稳增长的重中之重。
在此背景下,市行政审批局深化改革攻坚,以临清市为试点,在全省率先开展了环评“打捆”审批改革,即对同一产业园区、不同建设单位的同类建设项目,捆绑开展环评审批,统一提出污染防治要求,各建设单位共同作为项目的实施主体,共同对生态环境质量负责。通过“打捆编环评报告、打捆走审批程序”这种制度创新,达到提高报告共享率、降低报告编制成本、提高环评审批效能,加快建设项目投资落地,助力小微企业良性发展的目的。
目前,聊城市环评“打捆”审批已在全市实现常态化运行,自开展创新审批模式以来,共计对34个项目实施了7次环评“打捆”,涉及金额23554.19万元,报告内容共享率60%,编制成本降低约30%,审批时间压缩20%,大大提高了环评审批效能,减轻了小微企业负担,有效助力企业早审批、早投产、早见效。
11月9日,市行政审批局会同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项目环评打捆审批工作的通知》,固化创新做法,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机制,让环评“打捆”审批真正成为项目落地的“助推器”,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行政审批“绿动力”。
初审编辑:赵志鹏
责任编辑:李兆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