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乔思亚
责任编辑:孙贵坤
大众网评论员 孙贵坤 侯晓
一羊融链富万家,同心共筑现代化。在鲁西平原的冠县,一个名为后十里铺的村庄,用二十年时间,将传统的肉羊养殖做成了年产值高达30亿元的大产业。这不仅是一个“一村一品”的成功案例,更是一幅“共同现代化”的生动画卷。后十里铺的实践雄辩地证明,共同现代化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通过有效的组织化、深刻的产业变革和普惠的成果共享,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奋斗者的现实路径。
后十里铺的“共富密码”,首先在于它找到了“共同现代化”的核心引擎——党建引领下的组织化变革。
现代化的前提是组织方式的现代化。二十年前的后十里铺,虽有养羊传统,却因农户“单打独斗”、村庄“一盘散沙”而深陷贫困。其破局的关键,在于党支部书记李正伟的回归与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面对村民对合作社的疑虑,党支部没有强迫,而是通过“带头入股”、“示范技术”的方式率先垂范,将分散的农户重新组织起来,凝聚成“一个拳头”。这种“党建引领”不是虚的,它具体化为一个可信赖的带头人、一个能盈利的合作机制和一套看得见的示范成果。正是这种强大的组织力,为后续的产业升级奠定了坚实的信任基础和社会结构,这是实现“共同”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后十里铺的“共富密码”,关键在于它践行了“共同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全链条的产业现代化与价值提升。
共同现代化必须是建立在高质量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化。后十里铺没有停留在初级的养殖环节,而是通过成立穆德实业公司,大胆地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构建了从养殖、屠宰、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更值得称道的是,它主动“攀高亲”、结远缘,与科研机构合作,创新研发出“中草药无抗雪花羊肉”、“灵芝羊”等高附加值产品,从“卖活羊”升级为“卖品牌”、“卖标准”。
这一过程,恰恰是产业现代化的缩影:它通过科技赋能和品牌建设,突破了农业经济的低水平循环,在市场上获得了定价权和竞争力。产业的现代化,为“共同富裕”创造了巨大的、可持续的“蛋糕”,没有这个“蛋糕”,“共同”将无从谈起。
后十里铺的“共富密码”,其灵魂在于它彰显了“共同现代化”的根本宗旨——发展成果的普惠共享与社会的和谐善治。
共同现代化的最终检验标准,是人民是否真正受益。后十里铺构建的“养羊+打工+分红”的多元增收模式,让村民沙延新年收入超70万元,这极具代表性。它意味着,村民不再是单纯的生产者,而是成为了产业的股东、企业的员工和品牌的受益者,深度嵌入了价值分配的全过程。这种“利益共享”机制,确保了产业发展的红利能够像活水一样,灌溉到每一个家庭。
尤为可贵的是,在一个回族群众占85%的多民族村庄,肉羊产业成为了联结各民族的“金色纽带”。各族群众在同一个企业工作,在同一个合作社入股,在同一个广场休憩,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局面。产业兴旺促进了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又反哺了社会的稳定与繁荣,这正是“共同现代化”在社会治理维度的完美体现。
后十里铺的“一羊富万家”,为我们提供了一把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特别是“共同现代化”的钥匙。
它告诉我们,共同现代化是一条可实践的道路。它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来凝聚共识,需要一个高质量的产业体系来创造财富,更需要一套公平的共享机制来确保正义。后十里铺从“强村”到“带弱村”,再到与千里之外的青海刚察县合作,正是将“共同现代化”的理念从一村一域推向更广阔天地的积极探索。
它的成功,不仅在于养肥了多少只羊,赚了多少钱,更在于它成功地回答了如何在发展中促进公平、在多元中实现团结、在现代化进程中不让任何人掉队这一时代课题。后十里铺的故事,是中国的缩影,它的“羊”光大道,正是通向共同现代化的康庄大道。
注:《光岳时评》是大众网·海报新闻在山东聊城开设的第一档网络时评类栏目,关注你关心的事,说出你想说的话。《光岳时评》不限评论地域、不限评论角度,可以是经济评论、时政评论,可以是社会评论、文教评论;可以是鼓舞型评论,也可以是批评型评论;还可以是短评或微评……一个观点、一个建议、一段话、一行字,都有机会被纳入《光岳时评》,都有机会成为聊城奋进崛起进程中的建言者和建设者。投稿邮箱:1002498835@qq.com
初审编辑:乔思亚
责任编辑:孙贵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