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刘彦芬
责任编辑:孙贵坤
编者按:
与奋斗者同行,与时代共振。民营经济是城市发展的活力之源,更是聊城这片沃土上不可或缺的成长基因。从“江北水城”的商贸传统,到新时代的产业升级,聊城民营企业始终以韧性与创新,书写着属于鲁西大地的奋斗故事。
大众网聊城推出《民企“聊”望》专栏,将笔触和镜头对准聊城民营企业家的奋斗群像,聆听他们的心声,探寻其高质量发展密码。
大众网记者 苏培贞 杨潇潇 聊城报道
十月的阳谷,秋风送爽。沿着谷山路由南向北,平坦的大道和路旁渐黄的树叶交相辉映,秋意愈发醇厚。在这份秋日出行的顺畅与惬意背后,蕴藏着的是山东联元控股集团的匠心支撑。
多年来,这家扎根阳谷的县域民营企业,以实干为笔,以创新为墨,将自身发展深深融入家乡建设的脉络,成为推动阳谷经济社会前行的重要力量。近日,大众网记者走进山东联元控股集团,探究其从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到民生安置项目,再到进军新兴产业发展之路。
从建材供应到房地产开发 民生基建筑牢发展之路
10月20日上午,大众网记者走进阳谷东升建业有限公司,一辆辆混凝土搅拌车正有序作业。公司总经理张运义介绍,目前他们共拥有三条自动化生产线,40余辆混凝土搅拌车,日产量达6000立方。
作为山东联元控股集团下成立最早的子公司,阳谷东升建业有限公司是集团后续发展的筑基石。2010年,瞄准阳谷县商品混凝土市场紧缺的契机,东升建业正式成立。得益于优质、价廉、可靠等的特点,不仅承包了阳谷县大大小小的道路建设、市政工程等,还得到中铁、中建、中交等多家国企央企的青睐。
“放眼望去阳谷县城区建设项目70%以上都是用的我们的混凝土产品。”采访中,山东联元控股集团副总张合双比划道,“市政大楼、谷山壹号小区、揽湖上城、热电站、外国语学校……”
商品混凝土的成功,让联元看到了产业链延伸的可能。为了打破“有原料生产、没项目建设”的局限,山东隆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阳谷隆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相继成立,并取得了房地产开发资质、建筑施工总承包贰级、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贰级、钢结构专业分包贰级等资质证书,相继承接了东阳高速配套建设工程、阳谷部分棚户区改造项目、新世界广场、双创产业园、城区谷山路、黄山路、污水处理厂建设等。集团实现从“建材供应商”向“建设服务商”的转型,进一步扎根阳谷民生领域。
多年来,隆泰房地产主动扛起社会责任,承接了阳谷侨润街道振阳片区棚户区改造五里庙二期、博济桥街道办事处谷南社区棚户区改造隆泰财富城等项目,用实干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去年以来,隆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又着手启动阳谷中茂豪庭项目,规划为含住宅、商业、酒店的综合体项目,“项目距阳谷县人民医院一路之隔,距阳谷县汽车站仅0.4公里,目前已经正式启动,建成后更能切实为阳谷县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抢抓政策机遇 装配式建筑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嗅觉敏锐的联元控股,迅速捕捉到这一市场机遇,成立山东元建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经营业务包含PC预制构件和钢结构研发、生产、销售及安装,开启了企业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
走进元建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PC构件生产车间,预制混凝土墙板、楼梯、管廊等构件正在生产制造。“过去施工需要现场浇筑,现在从厂里制作好后到现场安装就行,核心竞争力就是快、好、省、绿。”山东元建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訾士东介绍。
快,就是指施工周期可以缩短30%-50%,有效加快项目交付速度;好,是指产品在工厂标准化生产,质量可控;省,就是节省了人工和现场的材料损耗,降低项目总成本;绿,是指减少了现场作业和建筑垃圾,每年可以为项目减少数千吨的碳排放。
凭借这些优势,元建装配式迅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并拿下多个标志性项目。2022年国庆节,聊城铁塔片区城市连廊正式对外开放,成为聊城市城市更新的又一亮点工程。这其中,就有山东元建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的深度参与。
“从连廊的图纸深化到结构件生产制作,再到现场安装,都是由我们全程负责,”訾士东说,这座天桥由于其较大较长且异形的特点,构件生产工艺相对复杂,他们通过外聘技术人员、新增设备等,攻克技术难点,最终实现了构件精度与生产效率的双重提升。
作为聊城市成立较早且规模较大的装配式建筑公司,元建还承接了聊城市多座过街天桥,多所学校教学楼、餐厅等的安装,更值得一提的是,元建还拿到通往国外的订单,与墨西哥、泰国等国家的客户达成长期合作,实现“中国制造”的海外输出。
进军高端制造 多元赛道实现跨越发展
十五年的发展,让联元控股从一家小型建材企业,成长为集装配式建筑设计、科技研发、生产制造、工程施工、商品混凝土及干混砂浆生产销售运输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成为阳谷县民营企业的发展标杆。然而,企业并未满足于现有成就,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高端的制造领域。
2024年,集团瞄准以3D打印为核心的增材制造技术,成立山东航宇增材制造有限公司,进军高端制造领域。凭借3D打印打破传统制造形状限制、缩短交付周期、实现个性化生产的核心价值,已深度渗透汽车制造、消费电子产品、航空航天、模具制造等核心行业。
“我们现有3台超大幅面M1250、2台铜打印设备、一台650H及M300D共7台激光选区熔化设备,并配套1米6的真空热处理炉及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系统等辅助设备。”山东航宇增材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介绍,这些设备的投入,使得公司具备钛合金、高温镍基合金、不锈钢等多种材料的打印能力,并且能精准适配超大尺寸、高精度、复杂金属结构件的直接制造需求。
从城区主要道路的混凝土筑基,到聚焦民生的安置项目建设,从顺应政策的装配式建筑,到着眼未来的金属增材制造,山东联元控股集团实现在多元赛道上跨越发展。
提及下一步的规划,山东联元控股集团副总张合双表示,他们将继续深耕行业,在装配式建筑方面,继续扩大钢结构生产车间,将生产线从当前的4条增加至8条,投产后实现产能从2万吨到5万吨的跨越提升;在房地产开发方面,保质保量完成中茂豪庭项目,争取到2028年如期开业;在增材制造领域,持续推进武器装备制造的相关申请工作,布局未来智能制造赛道。
初审编辑:刘彦芬
责任编辑:孙贵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