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足迹” 全城打卡活动上线!解锁红色地标,赢纪念徽章,传承国防精神

2025-09-25 16:57:32 来源:  作者: 李娜

  大众网记者 李娜 聊城报道

  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红色记忆,每一处革命地标都闪耀着国防精神的光芒。在聊城这片浸润着英雄热血的土地上,先辈们为民族独立、国家安宁浴血奋战,留下了众多见证烽火岁月的红色印记,这些印记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涵养全民国防意识、传承爱国情怀的生动教材。

  为进一步弘扬革命传统,厚植国防观念,让更多人在追寻红色足迹中感悟国防责任,中共聊城市委宣传部联合大众网聊城特别策划“红色足迹”全城打卡活动,诚邀您踏上红色征程,在打卡中重温历史、致敬英雄,筑牢国防思想根基!

  活动时间为即日起,截至10月31日,期待每一位热爱家乡、心系国防的你参与!

  打卡地图亮点抢先看

  本次 “红色足迹”打卡活动 精选聊城及周边县区15个具有重要国防教育意义的红色点位。请大家根据此图和标注的详细地点进行打卡,在行走中聆听国防故事,感受信仰力量。

  聊城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驻地西1.5公里的爱国主义教育场馆,2024年12月18日正式开馆。该馆陈列了14000余名烈士英名及革命文物史料,重点展示阳谷坡里农民暴动、赵健民千里找党等本地重大历史事件,以及马本斋、范筑先等烈士事迹。作为聊城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的红色教育基地,通过文物、照片、文字等载体系统展现聊城革命历程。

  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坐落在聊城市东昌湖畔,馆内 1 个纪念大厅和 3 个展厅中,上千件实物、254 幅大照片不仅展现孔繁森 “一腔热血洒高原” 的壮丽一生,更传递出他始终把国家利益、人民安危放在首位的家国情怀,是培育奉献精神与国防意识的重要阵地。

  范筑先纪念馆:位于聊城市古城区中心(光岳楼附近),始建于 1988 年,占地 2040 平方米。仿古建筑群中,邓小平题写的 “民族英雄范筑先殉国处” 纪念碑庄严肃穆,馆内陈列的遗物生动还原了范筑先将军率部抗击日寇、保卫聊城的英勇事迹,诠释了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的国防抗争精神。

  中共山东省委重建纪念馆:位于莘县古云镇徐庄村,占地 4 万平方米,由主雕塑、第一党支部旧址、主展馆、广场等组成。200 余件实物、1000 余幅图片,清晰展现了徐庄村党支部在山东省党组织恢复重建中的关键作用 —— 在抗战最艰难时期,这里是凝聚革命力量、组织群众参与国防斗争的重要枢纽,见证了党组织引领全民抗敌的坚定决心。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战役纪念园:位于阳谷县城南寿张镇的沙河崖村,是刘伯承、邓小平指挥十二万晋冀鲁豫野战军强渡黄河的指挥部旧址。园区内指挥部旧址、渡河广场和纪念馆,通过大量图片、文字、影片资料及文物,还原了这场扭转战局的关键战役 —— 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突破黄河天险,用生命诠释了 “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的国防担当。

  中共鲁西北地委旧址:位于冠县清泉街道南街村红旗路西,原为冠县童文书馆,是清末民初建筑。1938 年至 1946 年,这里先后成为中共鲁西特委、鲁西北地委驻地,三处院落、7 个展区中,珍贵史料展现了地委领导鲁西北军民开展游击战争、组织生产支援前线的历史,彰显了地方党组织在国防斗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中共九都杨支部纪念馆:位于阳谷县郭店屯镇,1927 年,鲁西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 九都杨党支部在此诞生。馆内通过珍贵图片、文献、实物,还原了党支部在白色恐怖下秘密发展党员、发动农民参与革命斗争的历程,让人们看到基层党组织如何成为团结群众、守护乡土的 “国防堡垒”。

  马本斋烈士陵园:位于莘县张鲁回族镇南街村南,1937 年至 1944 年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在此转战,打出了 “冀中回汉一家亲,共同抗日保家乡” 的赫赫威名。陵园内大门、主雕塑、景观亭、主展馆相映,纪念这位抗日民族英雄带领回民同胞抵御外敌、捍卫家国的不朽功绩,是传承民族团结国防力量的重要载体。

  宋任穷旧居暨冀南区党委旧址:位于莘县大王寨镇杨庄村,抗日战争时期,杨庄村是远近闻名的 “抗日模范村”。宋任穷同志在此度过艰难岁月,领导冀南军民开展地道战、游击战,组织群众参军参战、支援前线。旧址内主展室、宋任穷旧居、冀南高干会议旧址,记录着老一辈革命家与群众同心筑国防的动人故事。

  苏村阻击战纪念馆:位于莘县张寨镇苏村东,1941 年 1 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三旅特务三营 130 余名战士,为掩护鲁西军区、行署机关安全转移,在此与数倍于己的敌人血战。最终 126 人壮烈牺牲,用生命诠释了 “军人天职是保家卫国” 的誓言。馆内展品再现了这场惨烈而悲壮的战斗,让每一位参观者深刻体会 “国防安全需用热血守护” 的沉重与光荣。

  临清市中共清平县委旧址:位于临清市魏湾镇李圈村,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李圈村依托旧址打造清平星火红色教育基地,基地内原清平县党史展馆,通过展现当地军民在抗战、解放战争中的战斗历史和英模人物事迹,让人们了解地方力量如何为国防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

  中共袁楼党支部旧址:位于茌平区博平镇袁楼村,1927 年,茌平第一个党支部 —— 中共袁楼党支部在此成立,随后鲁西历史上第一个农民协会组织也应运而生。这里是鲁西革命斗争的中坚力量,见证了农民群众从 “种田谋生” 到 “参军保国” 的思想觉醒,是开展基层国防教育的鲜活教材。

  东阿县烈士陵园:位于东阿县大桥镇南侯村,占地 29039 平方米,2013 年 10 月建成投入使用。陵园内英雄纪念碑、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广场、红色主题教育广场和烈士墓区错落分布,这里安葬着为国家和人民牺牲的烈士,是东阿县唯一一处省级烈士纪念设施,更是开展 “缅怀先烈、致敬国防” 教育的重要场所。

  东阿红色文化展览馆:位于东阿阿胶城景区东门城楼,展厅以革命遗迹、历史事件、革命烈士、英雄东阿等四个重要历史时期为节点,分六个方面展示东阿红色文化。其中,军民同心支援前线、群众参与国防建设的内容尤为感人,让人们看到普通百姓如何用实际行动筑牢国防 “铜墙铁壁”。

  中共高唐历史展览馆:位于高唐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纪念广场,是全省第一家县级党史展览馆、全国同级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党史展览馆。2008 年 7 月 1 日正式开馆以来,近 600 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内,700 余幅图片、100 余件珍贵革命历史文物,全面系统地反映了高唐党组织领导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参与国防建设的光辉历程,是学习地方国防历史的重要窗口。

  打卡规则

  前往地图标注的红色点位,拍摄包含 “人物 + 红色点位背景” 的同框照片(建议在照片旁简要记录你对该点位国防故事的感悟,后续展播时将优先选用),完成5个及以上点位打卡,即可参与后续奖励兑换。

  奖励兑换

  完成5个及以上点位打卡后,联系大众网工作人员(联系方式:李老师17866660805、张老师18963555060),凭打卡照片(附感悟者优先)即可兑换 “国防卫士”纪念徽章 1 枚。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活动结束后,我们将整合本次 “国防卫士” 的优秀打卡照片与感悟,在【2025聊城“国防教育”系列报道】专题中 “红色足迹?国防记忆” 栏目展出。让更多人看到你镜头下的红色故事与精神传承。说不定你的照片就会成为 “最佳红色瞬间”,被更多人点赞关注!

  红色历史是国防教育的生动课堂,红色足迹是传承爱国精神的必经之路。活动期间,不妨约上家人、朋友,带着 “红色足迹”打卡地图,走进聊城的红色地标。让我们在打卡中铭记历史、在行走中增强国防意识,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初审编辑:张令可

责任编辑:孙贵坤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