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田明栋
责任编辑:孙贵坤
编者按:
与奋斗者同行,与时代共振。民营经济是城市发展的活力之源,更是聊城这片沃土上不可或缺的成长基因。从“江北水城”的商贸传统,到新时代的产业升级,聊城民营企业始终以韧性与创新,书写着属于鲁西大地的奋斗故事。
大众网聊城推出《民企“聊”望》专栏,将笔触和镜头对准聊城民营企业家的奋斗群像,聆听他们的心声,探寻其高质量发展密码。
大众网记者 孙贵坤 刘彦芬 苏培贞 杨潇潇 聊城报道
一卷卷塑料扁丝如何蜕变为承载民生需求的编织袋?一家深耕塑编领域的企业又能书写出怎样的发展新篇章?近日,大众网记者走进山东阳谷广信包装有限公司,沿着从原料到成品的生产链条,探寻这家企业在精益制造背后的坚守与创新。
年产1.5亿条编织袋
从单设备起步到全链条覆盖
走进阳谷广信包装有限公司的编织车间,在数十台圆织机的高速运转下,一捆捆塑料扁丝不断穿梭交叉,形成一卷卷洁白的编织布卷。山东阳谷广信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邵传贺告诉大众网记者,这些是 2020年新引进的磁悬浮圆织机,在高端设备的加持下,生产效率较以往有了大幅提升。
成立于2008年的阳谷广信包装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面粉外包装生产的民生企业,如今,企业年产能达7000万条无纺布手提袋、1.5亿条编织袋。看着眼前偌大车间里繁忙的场景,很难想象最初的广信包装只有简单的一台设备。
2006年,在一次机遇洞察下,创始人敏锐捕捉到面粉厂对外包装的需求,正值创业的他顿时有了想法,当机立断,经过去多家印刷厂考察后,很快便从北京购买了一台印刷设备,由此开启了家庭作坊式的印刷生产工作。
凭借“先有客户再拓生产”的稳健策略,前期广信包装可谓发展的蒸蒸日上。随着名声的逐渐增长,其客户数量也慢慢增加,一台设备无法满足需求,2008年,随着客户需求量的扩大,公司正式成立并迁入自建厂房,步入阳谷广信包装有限公司规模化生产的1.0时代。
2008年以后,公司的产能上来了,客户也多起来了,除了阳谷县内的面粉厂,公司还与聊城市区及山东省内其他城市的面粉厂有了合作,产能提升带动市场拓展。邵传贺介绍,当时的广信只是一家加工厂,把购入的半成品布卷进行印刷、裁剪即可,奔着在塑编行业继续做精、做细、做强的目标,2016年,企业对厂区进行了再扩建,并引进高速拉丝机等设备,也意味着阳谷广信包装有限公司进入了从原材料到拉丝到编织、印刷、裁剪等全链条、规模化生产的2.0时代。
合作客户逐年递增
品质为基迎来市场拓展
对于编织袋行业的生产厂家来说,编织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包装产品,它还承载了对质量和服务的高度责任。
品质是赢得市场的基石,在阳谷广信包装有限公司的车间,几名员工正对刚生产好的面粉袋进行人工检测,车间内严格实行随产随检制度,确保产品的高合格率。
建厂以来,凭借可靠的产品质量,阳谷广信的客户数量持续递增,目前,不仅覆盖了阳谷县内所有的面粉厂,产品也从阳谷走向了全国各地,和金沙河、发达等多家大型面粉厂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从公司的发展角度来看,口口相传的好产品,并没有独特的生产秘诀。在生产流程技术基本透明的塑编行业,不偷工减料、认真对待每个流程,就是他们的制胜要方。
从“做生意”到“做事业”
新生代掌舵迈向发展新篇
2021年,邵传贺进入到公司的生产运营中,虽然从年幼之时就公司一起成长起来,但这位年轻人依然选择从基础做起,从车间到管理,一步步掌握塑编的流程技术。见证了父亲创业的每个阶段,他更加理解如今专业化、规模化公司的取之不易。
作为新一代的掌舵人,他对企业的运营也有自己的见解,将经营理念从“做生意”提升至“做事业”的高度。父亲身上踏实求稳的态度让他非常敬佩,得益于父亲坚韧的品格,才有了如今公司的成绩。
他认为,要想保住市场,让公司更加稳定的持续发展,产品多元化是必不可少的。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单一产品线难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也难以抵御行业波动带来的风险,虽然随着产品的应用领域不同,制作的材料与工艺有所不同,但这对于已经有着17年生产经验的工厂来说举重若轻,目前公司已经逐步涉及宠物粮食、化工行业,也取得了一些进步。
知名品牌对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客户信任度等方面都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他还高度重视品牌建设,通过积极参加展会,带领阳谷广信走向全国各地,不断提升企业知名度,从而塑造标杆形象,为赢得更多客户的长期信赖与支持布局。
从最初的家庭作坊到现代化的规模工厂,从单一产品到多元布局,从代工生产到品牌塑造,在这个看似传统的塑编行业里,阳谷广信用十七年的坚守诠释了“工匠精神”,正如圆织机上纵横交错的经纬线,这个扎根鲁西大地的企业,正织就着更广阔的发展蓝图,在新一代的带领下,阳谷广信也将迈向更富活力的3.0时代。
初审编辑:田明栋
责任编辑:孙贵坤